百科生活 投稿
关于【论语十则 教案】:论语十则教案(论语十二章教学案例分析),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论语十则 教案:论语十则教案(论语十二章教学案例分析)
- 2、70、中考文言文阅读地毯式训练·《论语十则》
1、论语十则 教案:论语十则教案(论语十二章教学案例分析)
《论语》十大教案(《论语》第十二章教学案例分析)
教学案例分析。
——《论语》十篇。
《论语》十二章教学案例分析。
介绍
在初中,我们应该如何教文言文?在我看来,语文教学是一种师生借助语言文字在“思维”这一边交流思想的活动。这种教学应该使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使用语文的规律。文言文教学如何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我认为最有效的一种是把教学与文本提供的场景或者文本作者生活的时代联系起来,让学生把自己放在特定的场景中,还原场景,从而实现教师、学生和文本的完全融合,进而让师生在这种状态下进行交流,实施教学行为,实现教学目标。如果能在《论语十二章》的教学中采用这种方法,教学效果可能会很明显。
案例背景
《论语·十二章》是一部书目性著作,记录的多为口语,用词简单而古老。章里有写的东西,但大部分都很简单;话虽然多,但也只是寥寥数语,大部分都是自言自语。问答很少。在《论语》中,一句话的来龙去脉都有记载。
3.案例描述(在《论语十二章》之前),我从网上观察到一个名师的课,讲的是《论语十篇》的内容。在这个班里,老师和学生被允许互相深入交流。以下是这个班的教学记录。)
老师:《论语》的写作风格是参考书目,一般由问答两部分组成。现在,请快速浏览全文。你能找到一个既有问题又有答案的吗?
健康:第十名。
老师:谁问谁答?
健康: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答。
老师:请问子贡问了什么问题?他怎么问,孔子怎么回答?想了一会儿,有同学站了起来。)
健康:我觉得子贡问的这个问题是关于修养的。他问:“谁有一句话,能做到一辈子?”孔子回答说:“对不起!不要对别人做你不想做的事。”
老师:你能解释一下这个问题和答案的意思吗?
健康:是的。把这个问答翻译成现代汉语,子贡问:“有没有一个词可以用一辈子?”孔子说:“大概是‘宽恕’;那个。不要把你不喜欢的东西强加给别人。”这告诉我们,人要有“宽恕”之心。所以,子贡的问题是关于修养的。老师:是的!你的思维严谨正确。谢谢,请坐!
老师:同学们,孔子对弟子的教育是通过他与弟子的问答对话来进行的。《论语》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话语。十篇课文的其他九条只有答案,没有问题。如果你是孔子,你能回忆起你当时问学生的问题吗?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能回忆起当时你问老师的问题吗?根据全班自然分组情况,第一组完成第一、三题,第二、八题,第三组完成第四、五、六题,第四组完成第七、九题。先独立思考,然后四人一组讨论修改,形成统一意见。中心发言人将总结讨论结果,准备发言。)
老师:接下来,让我们听听你的学习成果。(第三组人举手,我点了一个发言。)
健康:第四,只有孔子的回答。经过讨论,我们认为这个答案回答了学习方法中学习和思维的关系问题。所以,问题应该设计成这样:“先生,学习和思考是什么关系?”
老师:你能像第十个问题一样把自己加入到这个问题中吗?(有一点不明白。老师:谁问了第10项的问题?学生甲,子贡。老师,此时此刻是你的问题,所以你应该在问题前加上你的名字。不是吗?生了笑容。)
健康:XXX问:“先生,学习和思考是什么关系?”孔子说:“学而不思无用,思而不学则危。”
老师: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卫生(齐):同意!
老师:接下来,请让我们回到春秋时代。我是孔子,你是学生,全班是讲解员。让我们进行问答对话。(学生旁白:XXX问。)
健康:先生,学习和思考是什么关系?(学生旁白:孔子说。)
老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注:师生逐一完成剩余八题的相加,学生、师生使用古人问答训练的语气语调。在对话中,老师和学生对第一个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也就是说“还不如时不时学学?”是关于学习方法复习的乐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关于张学友的,后一句是关于人的修养。三句话有三个意思,都是递进的。)
四.案例分析。
教师将传统的对文本意义的逐句分析和对教师和学生的机械分析转变为教师和学生对文本意象的个性化解读。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完成十项中每一项的个性化修改和创造,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语文学习的主人,达到传统教学无法达到的水平。这个班也有一些缺点,就是小组代表发言时,经常出现“我认为”而不是“我们小组讨论后认为”。要知道小组讨论的结果应该是小组所有成员探索的结晶,不应该让代表和发言人单独享受探索成果。
在看名师的教学记录之前,我采用了“读、记、懂大意”的思路,简单的完成了这堂课。在学习了语文课程标准之后,我反思了自己之前的做法。发现以前处理文本的时候,没有注意《论语》中的话语背景,与生活的连接方式是错误的。我认为学生和老师应该回到文本提供的场景或者文本作者生活的时代。在这个特定的领域进行务实的交流!我该怎么办?《论语十篇》第十条正好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例子。于是,我大胆地实施了我的想法。将传统的对文本意义的逐句分析和对师生的机械分析转变为师生对文本意象的个体解读,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完成对《十二原则》每一条的个性化修改和创造,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语文学习主人,达到传统教学无法达到的水平。
本设计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从实施过程来看,教学策略完全正确。课后,我非常兴奋。首先,教学过程中角色的更替所带来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行为的高度自主性,让我体会到了将新思想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的魅力。二是师生形成“学习共同体”,教师教学的成分明显比传统少很多,教师轻松很多。
当然,这种策略并不是适用于对每篇文言文的教学,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根据学生学情来说,部分学生理解能力较弱,无法更深入地进行思想交流、深入文本,不能较好地提升教学质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当然,这种策略并不适用于每一篇散文和博客的教学,这门课也存在一些不足。根据学生的学业情况,部分学生理解能力较弱,无法深入交流思想,加深课文,提高教学质量。去修远的路很长,所以我要上上下下!
2、70、中考文言文阅读地毯式训练·《论语十则》
一、填空题
1、《论语》中的"论"字读Lun。《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东列为"七经"之一,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2、文中的"子"指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是家学派的创始人。
二、
1、积累文中几个成语: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而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耻下问。
任重道远。死而后已。见贤思齐。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择善而从。
2、试归纳文中有关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例句
学习态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学习方法:
温故而知新。 默而识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
三、解释下列词语
1、学而时习之(时常地复习)
2、不亦说乎(也)(愉快)
3、有朋自远方来(志同道合的人)(从)
4、人不知而不愠(生气,发怒)
5、不亦君子乎(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6、勿施于人(不)( 施加)
7、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
8、传不习乎( 老师传授的知识)
9、温故而知新(旧的知识)( 新的理解和体会)
10、可以为师矣( 凭借 )
11、学而不思则罔( 迷惑 )
12、思而不学则殆( 有害 )
13、诲女知之乎(教导)(同汝,你)
14、是知也(知通智,智慧)
15、见贤思齐焉(希望,想着)(相同)
16、士不可以不弘毅( 刚强,勇毅)
17、死而后已(停止)
18、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凋谢)
19、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奉行)
20、己所不欲(喜欢,想要)
2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同"悦",愉快)
22、吾日三省吾身。 (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29、其恕乎(大概,也许)(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30、吾日三省吾身(我)(每天)
31、为人谋而不忠乎( 替,给)、(做事,办事)
32、为人谋而不忠乎( 忠诚,尽心竭力)
四、原文填空
1、 表示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的意思的句子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 阐述学习要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 、告诉我们无论对待任何事,都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 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 孔子所提倡的处事态度是什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论语》十则中与"取长补短"的意思相近的语句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 、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则中孔子的哪
一句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9、《论语》十则中,论述新旧知识关系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0、《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习应用谦虚的态度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1 、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13 、表现君子应具有的品质的句子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4、 曾子教育学生要以诚信为本,不断反省自己的语录是: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
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5 、孔子间接告诫弟子要具有高洁品质的句子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6 、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17 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8、有会议在重庆召开,百姓喜迎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本文关键词:论语十则教案高中,论语十则的教案,论语十则教案幼儿园,论语十则教案小学,论语十则教案逐字稿。这就是关于《论语十则 教案,论语十则教案(70、中考文言文阅读地毯式训练·《论语十则》)》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