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百科生活 财讯

加权平均法计算公式,加权平均法计算公式是什么(《初级会计实务》公式汇总)

百科 2025-10-18 07:21:19 财讯 阅读:3993次

关于【加权平均法计算公式】:加权平均法计算公式是什么,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加权平均法计算公式是什么
  • 2、《初级会计实务》公式汇总

1、加权平均法计算公式是什么

加权平均法计算公式是:1.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结存存货成本+购买存货成本)÷(结存存货总数+购买存货总数);2.库存存货成本=库存存货总数×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3.当期发出存货的成本=当期发出存货的总数×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期初存货成本+当期收入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加权平均法,运用以前多个依照时间顺序排列起来的相同变量的观测值并以时间顺序变量发生的数次为权数,测算出观测值的加权算术平均数,以这个数字当作预测未来期间该变量预测值的1种趋向预测法。加权平均法可依据当期期初结存存货的总数和金额与当期存进存货的总数和金额,在期末由此测算当期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价,当作当期发出存货和期末结存存货的价钱,一次性地测算当期发出存货的真实成本。

2、《初级会计实务》公式汇总

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利润

 加权平均法计算公式,加权平均法计算公式是什么(《初级会计实务》公式汇总)

会计账户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发出存货计价方法

1、个别计价法

2、先进先出法

3、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加权平均单价=实际成本÷存货数量

4、移动加权平均法

存货单位成本=(原有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次进货的实际成本)÷(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

本次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次发出存货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

发出材料成本差异率

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

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加权平均法计算公式,加权平均法计算公式是什么(《初级会计实务》公式汇总)

销售商品的核算

1、毛利率法: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00%

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

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

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

2、售价金额法

商品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商品进销差价率;

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已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1、年限平均法: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受命(年)X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X月折旧额

2、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X(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

月折旧额=该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X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受命(年))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每月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X月折旧率

4、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X100%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X月折旧率

完工百分比法劳务收入及费用公式:

1、本期确认的收入=劳务总收入X本期末止劳务的完工进度-以前期间已确认的收入

2、本期确认的费用=劳务总成本X本期末止劳务的完工进度-以前期间已确认的费用

财务工作中,你是否遇到焦头烂额不知如何解决的问题呢?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加权平均法计算公式,加权平均法计算公式是什么(《初级会计实务》公式汇总)

在这里相信有许多想要学习会计的同学,大家可以关注小编头条号,

本文关键词:加权平均法计算公式是什么时候学的,加权平均法计算公式是什么样的,加权平均法数学公式,加权平均法计算公式举例,加权平均法计算公式数学。这就是关于《加权平均法计算公式,加权平均法计算公式是什么(《初级会计实务》公式汇总)》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本文链接:https://bk.89qw.com/a-444574/

最近发表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