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生活 投稿
关于【宜华木业股票分析详解】,宜华生活、康得新,退市的大闸已经落下详解,今天涌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宜华木业股票分析详解:从木业第一股到被动退市,宜华生活频繁“失信”
- 2、宜华生活、康得新,退市的大闸已经落下详解:造假400亿后,*ST宜生成1元退市首例,连续6涨停也没有用
1、宜华木业股票分析详解:从木业第一股到被动退市,宜华生活频繁“失信”
乐居财经 王彦杰 发自汕头
摘牌后附加大额罚单,曾经的“木业大佬”又遭多起官司缠身。
6月11日, 宜华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并限制高消费,执行标的金额267万元。据查阅,退市以来宜华生活被列被执行人多达十余次。
与宜华生活一同进入“至暗时刻”的,还有公司的实控人“潮汕资本教父”刘绍喜。*ST宜生收到600万元罚单的同时,证监会发出了拟对刘绍喜终身禁入证券市场的告知。
据了解,宜华生活原名“宜华木业”,2004年以“木业第一股”的身份上市,主要从事家具和木地板等家居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巅峰时曾拥有200多家国内企业和境外办事机构。
在走到被动退市这一步前,宜华生活近年来一直面临重重考验。
屡次失信
2020年4月至今,宜华生活法定代表人刘壮超曾19次被限制高消费,宜华生活也多次出现在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中。2021年,宜华生活有18则被执行人信息,当前被执行总金额超1.3亿元。
近2年来,宜华生活涉4起终本案件,执行标的总金额493.84万元,未履行金额为467.12万元,未履行执行比例为94.59%。
据裁判文书,宜华生活涉裁判文书记录151条,作为被告占比84.43%,涉案案由为买卖合同纠纷的案件最多。
其中,宜华生活与深圳市三联粘合胶有限公司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因宜华生活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被列为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执行标的267万元。
宜华生活实控人刘绍喜也多次卷入政商风波,2019年还因配资炒自家股票穿仓被监管处罚。
2021年5月,宜华企业中期票据未能完成兑付,构成违约,该票据的规模10亿元,该债券首次违约发生日为2020年5月6日。2019年,宜华生活债券“15宜华02”曾出现暴跌,资金问题已逐步暴露。
品牌重创
宜华生活2004年登陆A股市场,2015年市值抵达约340亿元高点后一路阴跌,股价自2016年开始连续下跌。临终市值仅剩约7.7亿元。
据财报公开的信息,从2013到2019年,宜华生活的营收分别约40.9亿元、44.27亿元、45.92亿元、57亿元、80.22亿元、74亿元、52.44亿元。
2020年4月24日,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宜华生活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9个月后,证监会查实,宜华生活2016年至2019年定期报告存在严重虚假记载,四年的虚假“账面富贵”曝光:
一是通过虚构销售业务、虚增销售额等方式虚增利润20余亿元;二是通过伪造银行单据等方式虚增银行存款80余亿元;三是未按规定披露与关联方资金往来300余亿元。
2020年度,宜华生活拟对全资孙公司华达利的长期股权投资及公司应收账款分别计提减值准备9.27亿元、坏账损失5.22亿元,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14.49亿元。同时,资产负债率亦上升至62.21%。
对于宜华生活的未来出路,有业内认为,公司虽然退市,但手中还拥有不少土地、生产基地、渠道网点等资源,理论上并不缺少把业务重新做起来的能力。但财务造假无疑在宜华的品牌成长史上记下了极不光彩的一笔。
2、宜华生活、康得新,退市的大闸已经落下详解:造假400亿后,*ST宜生成1元退市首例,连续6涨停也没有用
文 | AI财经社 杨俏
编辑 | 郭璐庆
连续14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面值后,*ST宜生(600978.SH)将铁定退市。截至目前,*ST宜生股价为0.7元/股,也就是说,即便未来6个交易日连续涨停,其股价也回不到1元上方,避免不了强制退市的命运。
值得一提的是,*ST宜生成为退市新规以来首只触发交易类强制退市的公司股票。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中的相关规定,如果上市公司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均低于1元,则触及终止上市情形,同时,交易类强制退市公司股票不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
曾经市值冲破300亿,如今跌落至10亿
*ST宜生原名宜华木业,专业生产和销售实木家具、实木地板和实木复合地板等木制品企业。*ST宜生曾在2014、2015年牛市当中,迎来了352亿元的市值高峰,收盘价最高涨至23.4元/股。
在此之后,上市公司股价进入到下行通道,事实上,早在2020年5月,*ST宜生就曾跌破面值,此后的几个月内,*ST宜生股价便在1元上方振荡,最高时也只有1.33元/股左右。2020年12月11日,*ST宜生再次跌破"1元"面值。触发退市预警线之后,*ST宜生展开自救。
2020年12月23日,*ST宜生收到无关联自然人黄树龙的告知函,黄树龙拟以部分要约方式收购公司6%的股份。要约价格为1.15元/股,收购所需最高资金总额为1.02亿元。
*ST宜生也表示,本次要约为主动要约,不以终止上市公司上市为目的。要约收购期限拟定于2021年1月19日至2021年3月5日。
2021年1月6日开始,董事刘伟宏、周天谋通过上交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票。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18日,二人分别累计增持110万股、129.13万股,另一位高管累也持48.53万股,期间3人累计共增持287.66万股。
无论是黄树龙出手相救,还是高管多次增持行为,都无法挽救其不断走低的股价和退市的命运。截至目前,*ST宜生股价为0.7元/股,市值10.4亿。
股价、市值不断走低的背后,业绩自然不尽如人意。2019年,公司迎来上市后的首亏,当年公司营收为52.4亿元,扣非净利润为-2.07亿元。
到了2020年,*ST宜生并未扭转公司的业绩颓势,反而亏损额不断扩大。2020年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分别实现扣非净利润为-1.53亿、-2.48亿、-1.76亿元。
*ST宜生预计2020年实现扣非净利润为-19.24亿元至-21.74亿元。也就是说,亏损金额已达到公司市值的约2倍。
关于业绩大幅下滑,*ST宜生解释一方面受新冠疫情、贸易摩擦以及公司被立案调查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产品销售额本身的下滑;另一方面,外部环境导致公司回款周期大幅度延长,从而计提了大量的坏账。
涉嫌财务造假400亿
据了解,*ST宜生此前长期存在着“存贷双高”的问题,手握大量资金却又支付高额利息融资。据东方财富统计数据显示,2015-2018年,*ST宜生的货币资金分别为34.26亿元、35.52亿元、42.29亿元、33.89亿元,分别占当年总资产的26.92%、22.24%、25.32%、19%。
同期,*ST宜生的有息负债总额分别为42.54亿元、56.22亿元、61.81亿元、64.03亿元,长期维持在高位且不断增长。
其发布2018年报后,便引发上海证券交易所问询。此外,归母净利润接近腰斩、应收款和预付款双双大幅上升等日常经营的异常表现,也引发监管部门的关注。
2019年报,审计机构亚太(集团)会计师事务所对*ST宜生年报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结论,并在报告中解释称,在审计过程中发现宜华生活与货币资金相关的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
2020年4月,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对*ST宜生进行立案调查。
2021年1月29日,证监会通报其信息披露违法案件调查情况。现初步查实,*ST宜生2016至2019年定期报告存在严重虚假记载,涉案金额合计超400亿元。一是通过虚构销售业务、虚增销售额等方式虚增利润20余亿元;二是通过伪造银行单据等方式虚增银行存款80余亿元;三是未按规定披露与关联方资金往来300余亿元。目前,本案已进入行政处罚审理程序,证监会将依法从严追究相关主体违法责任。
对此,*ST宜生发布公告称,截至1月29日,公司暂未收到就上述立案调查事项的相关书面文件,相关事项以结论性调查意见或决定为准。如公司因上述立案调查事项被予以行政处罚,且依据行政处罚决定认定的事实,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的,公司股票将面临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风险。
本文关键词:宜华木业股票分析详解最新,宜华木业股票最新消息,宜华木业最新状况,宜华木业上市时间,宜华木业今日股价。这就是关于《宜华木业股票分析详解,宜华生活、康得新,退市的大闸已经落下详解(*ST宜生成1元退市首例)》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