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生活 投稿
关于【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排行榜前十名】,获奖电视剧排行榜前十名,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排行榜前十名:近30年口碑最好的10部历史剧,陈宝国独占2部,《雍正王朝》仅第5
- 2、获奖电视剧排行榜前十名:2022上半年十部好剧排名,最低7分,最高8.6分,每一部都值得观看
1、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排行榜前十名:近30年口碑最好的10部历史剧,陈宝国独占2部,《雍正王朝》仅第5
作为中国影视剧的重要题材,历史剧是我们的强项,曾经涌现出一大批精彩好看的历史剧。
这一次,那么我们不妨重温一下近30年口碑最好的10部历史剧,每一部都堪称经典,每一部都值得我们刷上多遍。
接下来,就让我们翻开电视剧的纪录,看看你还有多少好剧没刷过。
下文字数接近6000字,阅读需要花点时间,但这样的榜单值得你浏览一番。
10. 《贞观之治》
播出时间:2006年
豆瓣评分:9.2分
《贞观之治》根据《唐书》改编,是一部讲述唐太宗在位时期的历史剧,这部剧在当年播出时反响一般,甚至播出后很长时间都寂寂无名。
但随着时间大家对它的评价越来越好,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最主要的就是《贞观之治》是剧更是历史。
剧中有一句台词“贞观,就要有贞观的样子”,这句台词其实就很好地反映了这部剧的创作初衷,那就是真实的还原历史。
整部剧从策划、编剧到拍摄制作将近四年的时间,剧中的每一个故事都可以从贞观政要、二十四史和《资治通鉴》当中找到出处。
为了还原贞观盛世时的长安城,剧组专门搭建了一个长安皇宫,外景用三维电脑拍摄,以便完整地再现长安城、108坊、太极殿等大场面。
可以说,这部剧从剧情、建筑到服装基本还原了初唐风韵,主创们做到了以史为准。
而且和很多讲述李世民和兄弟之间的争权夺利不同,这部剧突出的是“治”字,就是一群人在讨论,在交流,在论政。
所以在观看这部剧的时候,它不仅让你真切地感受历史,还让你读懂了历史,明白贞观之治为什么会让后人永远向往。
唯一遗憾的是导演拍摄了大概80集的素材,但最后播出只有50集,由于删减原因导致剧中部分情节不连贯。
但是瑕不掩瑜,《贞观之治》仍旧是一部还原度极高的历史剧,值得我们反复去观看和体会。
09. 《汉武大帝》
播出时间:2005年
豆瓣评分:9.2分
《汉武大帝》是2005年央视一套的开年大戏,整部剧投资高达5000万元,号称中国投资最大的电视剧。
该剧在试片会上就受到了业内的一致看好,所以《汉武大帝》还未播出就以1015万元的高昂版权费创下了国产电视剧音像版权的最高纪录。
电视剧正式播出后也不负所望,收视和口碑双丰收,获得了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二等奖,成为了中国历史剧的代表作之一。
《汉武大帝》根据《史记》、《汉书》改编,围绕汉武帝刘彻的一生,全面展现了刘彻的雄才大略。
通过该剧我们可以了解到汉武帝时期大发展脉络以及各个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也能感受到当年的强汉雄风。
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往往是伴随着辛苦的付出才诞生的,《汉武大帝》也不例外。
在拍摄时导演胡玫就曾说,如果《汉武大帝》超不过《雍正王朝》,我索性就不拍,所以整部剧耗时三年才完成拍摄。
为了忠实还原汉王朝波澜壮阔的历史风貌,胡玫走遍了现在所能看见的汉代皇陵墓,翻看无数讲述汉代历史的书籍。
更带领剧组辗转内蒙古草原、河北涿州、河南焦作和浙江横店数千公里拍摄,只为忠实还原汉王朝波澜壮阔的历史风貌和金戈铁马征战天下的恢弘场景。
虽然这部剧投资很大但却把资金真正用到了刀刃上,在表现汉武帝抵御外族入侵、平定边疆叛乱的战争场面上,仅电脑特技就花费了100万元。
而剧中的一干演员更是为我们奉献了教科书一般的演技,焦晃的汉景帝、归亚蕾的窦太后、马少骅的窦婴,每一位都可圈可点。
尤其是饰演汉武帝刘彻的陈宝国,一句“寇可往 我亦可往!” 就把帝王气质彰显无疑,导演都给出了“登峰造极”的评价。
同时还要提一下韩磊演唱的片头曲《最后的倾诉》以及片尾曲《等待》,真的是百听不厌。
08. 《康熙王朝》
播出时间:2001年
豆瓣评分:9.2分
2001年,一部由陈家林、刘大印执导,陈道明、斯琴高娃主演的大型历史剧《康熙王朝》开播。
该剧在内地播出前它的已经在台湾和香港播出,均取得了相当高的收视,还创下了大陆电视剧在台湾的最高收视率。
内地播出后收视率更是达到了13%,超过了《雍正王朝》和《大宅门》的收视率。
该剧口碑也不俗,送国家广电总局审查时它就被称赞“思想性、艺术性、政治性都达到了相当高度”。
不仅一度被誉为历史剧的标杆,还获得中国电视剧产业二十年“百部优秀电视剧”奖。
就连韩磊演唱的主题《向天再借五百年》也被观众们传唱至今,成为经典中的经典。
《康熙王朝》改编自二月河的小说《康熙大帝》,从顺治皇帝哀痛爱妃董鄂妃病故时讲起,直至康熙在位61年驾崩而止。
作为第一次以正剧的角度浓墨重彩刻画康熙皇帝充满传奇的一生,这部剧情节曲折动人,感情饱满感人,人物塑造鲜活生动。
它既完整地把康熙的一生呈现在观众面前,也在他大起大落人生中直面了历史的无常和人生的无奈。
斯琴高娃和陈道明将孝庄皇后和康熙也演得鲜活到位,尤其是陈道明演出了一个帝王的威严,以至于观众看完觉得康熙就是他的样子。
其实现在来看作为一部历史剧《康熙王朝》里有很多常识性错误,这也让它从神坛上走了下来,但却不能否认它依旧是一部优秀的作品。
07. 《东周列国·春秋篇》
播出时间:1996年
豆瓣评分:9.3分
1994年在《三国演义》大获成功之后,央视趁热打铁在1996年又将另一部古典历史演义小说《东周列国志》搬上屏幕。
《东周列国》分为《春秋篇》和《战国篇》,由于《东周列国志》的故事时间跨度大、情节复杂、人物众多,所以改编难度很大。
于是导演的沈好放选择在结构线索上采用以诸侯争霸为主线的拍摄尝试,即以单本故事为主,每一集讲叙一个人物故事。
同时为了将这一个个故事串联起来,该剧通过旁白对剧中所涉历史年份和时代背景进行说明,还将源自史籍的相关记述客观的娓娓道来。
观看《东周列国·春秋篇》时,让人印象最深刻的的就是这历史的真实感。
第一集开篇就近乎完整地再现了周宣王葬礼,千金一笑、唇亡齿寒、赵氏孤儿、烽火戏诸侯等故事也我们重现了当时那段历史。
而且不管是粗劣的场景布置还是人物的朴素服装都还原了当时的历史原貌。
但是这部剧播出后没有像导演期望的那样成功再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辉煌的充满竞争的年代,反而因为尺度过大被封杀。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会发现这部作品是难得一见的经典历史巨制,甚至可以说在现在的创作环境下我们也许再也拍不出来这样的作品了。
06. 《大秦帝国系列》
播出时间:2009年
豆瓣评分:9.3分
2009年《大秦帝国系列》第一部《裂变》播出,一经播出就凭借雄浑浓烈的历史厚重感圈粉无数。
该剧根据同名小说《大秦帝国》改编,讲述了战国时代的秦国经过变法而由弱转强的过程。
对于秦题材的影视剧有很多,但是《裂变》跟它们不一样,它对秦的态度是颂歌式的,颠覆了很多人之前对于秦国暴虐的固有印象。
所以剧中的秦不再是扭曲的、疯狂的,只有大义和牺牲,那句“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的话语更是让不少人感慨秦人的血性和硬气。
2013年系列的第二部《大秦帝国之纵横》播出,这部剧讲述了秦惠文王重张仪而制衡的故事。
虽然这部续集与《裂变》的深度相比稍欠火候,但它依然能秒杀同时期的大部分国产剧。
而这里面饰演嬴驷的富大龙功不可没,在他的精彩演绎下我们看到了一个丰满生动的帝王形象,他有算计、奸诈,也有勇猛和为人君的权御之术。
剧中有一幕是白发苍苍的嬴驷独自在空无一人的宫廷中吹奏曲子,富大龙在此处通过表情和动作将嬴驷晚年凄凉孤独的内心刻画的淋漓尽致。
可惜的是在《裂变》之后,《大秦帝国系列》的电视剧质量开始严重下滑,不管是《崛起》还是《大秦赋》都口碑不佳,令人无比惋惜。
05. 《雍正王朝》
播出时间:1999年
豆瓣评分:9.3分
没想到大名鼎鼎的《雍正王朝》居然只能排到第五,这让小编有点小惊讶,毕竟这是一部被称为中国历史电视剧巅峰的经典剧。
该剧是改编自二月河“落霞三部曲”之一的《雍正王朝》,由胡玫执导,唐国强、焦晃主演,演绎了雍正皇帝一生的风雨经历。
作为1999年央视的开年大戏,《雍正王朝》创下最高16.7%的收视记录,更是包揽了当年所有电视剧奖项的大奖。
据说因为这部剧央视把一套八点档每天一集的播放传统都改了,因为很多高考生都提意见说一集太短了,可见这部剧的受欢迎程度。
同样都是改编自二月河的小说,但《雍正王朝》和《康熙王朝》的风格却截然不同。
《康熙王朝》重在热血的个人英雄主义,而《雍正王朝》则侧重于宫廷的权谋斗争。
所以相比较《康熙王朝》,《雍正王朝》的起点和立意更高,它直接从胤禛夺嫡说起,讲述了雍正夺嫡和当政的艰难与不易。
除了精彩的权谋大戏外,剧中的演员也是贡献了神仙打架的演技。
焦晃饰演的康熙早已经成为不可磨灭的经典,通过言谈举止和丰富的表情,演出了一个皇帝的睿智和无奈。
还有唐国强、王绘春、王辉等人也贡献出了自己趋于巅峰的极致演技,在这部剧中人人都是主角。
可以说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雍正王朝》都堪称国剧的巅峰之作。
04. 《觉醒年代》
播出时间:2021年
豆瓣评分:9.3分
《觉醒年代》是榜单中离我们最近的一部历史剧,作为央视的开年大戏该剧堪称惊艳,播出后收视和热度飙升。
入选“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斩获白玉兰三项大奖、华鼎奖“2020—2021中国电视剧满意度调查百强榜”第一……
就连莫言先生都在看完后写下“好久好久没有看到一部剧可以让我热泪盈眶了”的感叹。
即便剧都已播完几个月了,还频频被推上热搜,可谓是去年的现象级作品。
《觉醒年代》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
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讲述了觉醒年代社会风情和百态人生。
剧中不仅对历史进行了还原,还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鲜活饱满的人物。
比如陈独秀,他是创办了《新青年》的革命家,在国家人民面前固执正直,但他又是性情中人,面对自己喜欢的人总是很温柔。
还有李大钊,在演员张桐的精彩演绎下,让我们看到了更加多面的历史人物,演讲时的慷慨激昂,教学时的和蔼亲切,和妻子相处时的温柔体贴。
这样的陈独秀和李大钊,不再是教科书上冰冷生硬的名字,而是真实生动的人物。
很多人不明白《觉醒年代》为什么能够吸引如此多人的喜欢,一位网友的评论也许是对它最好的回答:
“剧中的人正是那个年代的年轻人,我们看到了那个年代的年轻人为了自己的理想甘愿抛洒满腔热血,共情的力量真的很伟大。”
所以能看到《觉醒年代》这样的佳作,何其有幸!
03. 《三国演义》
播出时间:1994年
豆瓣评分:9.5分
对于《三国演义》相信大家太过熟悉了,这部剧从开播至今已经20余年,每一次观看总会被它的厚重感和史诗感所震撼。
每一个看过的观众对它的赞美也是毫不吝啬,“国产电视剧中不朽之作”,“国剧经典”,“神一样的存在”。
而回顾《三国演义》的背后故事,我们会发现这部经典作品的诞生也是十分不易的。
当年87版《红楼梦》火遍全国后,中央开始计划将名著《三国演义》也搬上荧屏。
但是各路专家开会商讨后认为这部剧不好拍,毕竟《三国演义》篇幅巨大,人物众多,还有大量的战争场面。
于是拍摄计划就此搁置,直到1989年央视才下定决心在困难都要拍,于是任命了王扶林当总导演,更是投资1.7亿元来拍摄。
为了拍好这部剧,编剧组把《三国演义》和《三国志》进行合理融合,将《三国演义》120回小说改编成80回的剧本。
最终全剧历时3年拍摄,终于于1994年的10月与观众见面,该剧一经播出就引起了轰动。
首播收视率高达46.7%,毫无悬念地成为了收视冠军,更是拿下飞天奖、金鹰奖最佳连续剧,还被评为30年最具影响力的电视剧。
《三国演义》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删繁就简,成功地展现了原著的精髓和三国时代的历史风貌。
同时剧中还成功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的人物形象,鲍国安的曹操,唐国强的诸葛亮,陆树铭的关羽都成为电视剧史上难以超越的经典。
02. 《走向共和》
播出时间:2003年
豆瓣评分:9.6分
这部剧被豆瓣网友称作:“一部真正尊重历史的历史剧,也是一部中国迄今为止最好的电视剧!”
该剧曾一度以9.7的超高评分占据着历史剧“扛把子”的地位,之后评分略有下降但仍然稳定在极高的分数,堪称神剧般的存在。
《走向共和》由《雍正王朝》的原班人马打造,投资4000多万人民币,辗转了大半个中国,历经3年才拍摄完成。
这部剧将视角聚焦于清末民初激流涌荡的历史,讲述从清末慈禧太后归政光绪皇帝到袁世凯称帝失败的30年间的历史故事。
以史诗般的艺术笔触,全景式展示中华各族人民推翻帝制,走向共和这一段波澜壮阔的艰难历史。
该剧在开拍时就确立了电视剧的主题—找出路,所以剧中展现了李鸿章、孙中山等人通过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事件对中国的发展方向进行较量博弈。
但是该剧在播出时也受到了不少质疑,许多人批评编剧对人物的刻画有偏差,比如李鸿章不再是卖国贼而是忠君爱国的忠臣。
而当你仔细看后会发现这一点才是这部剧最出彩的地方,它打破了以往刻板的脸谱化形象,通过多角度的刻画让人物更接近历史。
除此之外该剧的选角也十分用心,演员不仅演技精湛角色形象也非常贴合,简直就是神仙选角。
可以说《走向共和》并没有改写任何历史,却通过故事改变了我们对这段历史这些人物的看法。
让我们重新去认识那些历史和人物,然后去回味和思考,而这也就是这部剧能够成为经典的原因吧。
01. 《大明王朝1566》
播出时间:2007年
豆瓣评分:9.7分
2003年历史神剧《走向共和》横空出世,上映以来一直霸榜国产历史剧豆瓣评分第一的宝座。
但是2007年《大明王朝1566》播出后改变了这个局面,取代《走向共和》成为了历史剧无法超越、直接封神的天花板的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部剧都出自导演张黎之手,他也被称为了中国历史剧第一人。
《大明王朝1566》以明嘉靖年为背景,讲述了中国历史上最为独特的皇帝嘉靖和朝臣海瑞的故事。
当年这部剧原本是为央视量身打造的电视剧,但最终被湖南卫视独家买断5年的国内版权,成为该台2007年的开年大戏。
可是这部集结了名导演和众多戏骨的历史大剧播出后收视惨淡,仅仅只有0.5%的收视率。
后来在2017年《大明王朝1566》在网上重播,才渐渐推高了它的评分和热度很多人才发现这部剧当年有多被低估。
作为一部历史剧,该剧不仅讲的是大明王朝的历史,还有朝堂上的谋略人心。
陈宝国饰演的嘉靖,虽然表面沉迷修道,可却是皇帝里头把权谋玩的最溜的主儿,直接把大臣们玩弄于股掌之间。
对于朝政他什么都明白可却专注于权谋,因为他要巩固的是皇权,而这也恰好道出了千百年来封建王朝走向崩塌的根本原因。
毕竟皇上和群臣专心于争权夺利,最终伤的是百姓,毁灭的也其实是整个国家。
剧中的一群戏骨也贡献出了卓越不凡的精彩表演,陈宝国的嘉靖帝,黄志忠的海瑞,倪大红的严嵩,王劲松的杨金水,每一个都让人难忘。
可以说《大明王朝1566》将历史题材的电视剧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绝对是国产历史剧的巅峰之作,没有之一。
以上就是中国口碑最好的10部历史剧,每一部都堪称经典,其中陈宝国独占两部。
看到它们我们也会发现,原来我们的历史那么精彩,原来曾经我们的历史剧也有这样的高度。
可惜的是现在历史剧制作变大了、服化道具更精致了,但故事却越来越差,让人不禁感慨下一个能封神的历史剧还要等多久。
那么问题来了,你最喜欢的历史剧是哪一部呢?
青石电影|小猪
2、获奖电视剧排行榜前十名:2022上半年十部好剧排名,最低7分,最高8.6分,每一部都值得观看
今年的国剧市场,可谓延续了去年欣欣向荣的景象,一众优秀的国剧脱颖而出,占据着大家的视线。
2022年上半年几乎每个月,都有新的口碑剧上线。
这样的创作环境,也彻底激发了国产电视剧的活力,各种类型的优秀剧喷涌而出。
今天,番茄君就为大家盘出今年上半年最好的十部国产剧。
第十名、《幸福到万家》豆瓣7.0分
作为现代版《秋菊打官司》,《幸福到万家》开播后就热度很高,接连拿下收视第一。
最近完结,剧集的最终评分落在7.0分,也称得上为优秀剧。
作为不同时代语境下的农村现实主义题材剧,《幸福到万家》可谓借着时代大潮,很好做出了现代化改编。
城乡差距问题,女性婚姻问题,乡村恶俗问题,征地问题,裙带关系问题,大家长问题,学历顶替问题……
细看此剧,你会发现它融合了诸多现实状况,并对这些现实做了戏剧化解构,让观众更加易于接受。
同时,《幸福到万家》塑造了诸多鲜活的人物角色,像独立勇敢的何幸福,淳朴敦厚的王庆来,专业正义的关涛,色厉内荏的王友德,作威作福的万传家,大家长式的万善堂等等……
一方面,角色的鲜活来自编剧对农村生活的了解,这是每个角色能够立住的底色。
另一方面,形象的丰满也得益于演员们精湛的表演,尤其是赵丽颖的何幸福和唐曾的王庆来,将一对经历波折的小夫妻演得活灵活现。
老戏骨们的表现更是可圈可点,尤其是刘威,张喜前和迟蓬三位,简直就像角色本人。
所有因素合在一起,造就了《幸福到万家》的热度。
内核表达上,编剧没有仅限于社会问题和现实症结,还融进了女性独立自主、追求幸福、勇敢拼搏的创业道路,也有了更好的呈现。
从这些方面来说,《幸福到万家》绝对值得一个十强榜单,但也只能排在第十位,因为今年的优秀剧,太多了。
第九名、《猎罪图鉴》豆瓣7.5分
3月份上线的网剧,26万人打出了7.5的高分。
在悬疑类型中,7.5是一个很高的分数,这也彰显着该剧的与众不同。
首先,在题材上,《猎罪图鉴》与其他刑侦悬疑剧还有区别,它是以模拟画像师的视角切入案件的。
看惯刑侦剧的观众,印象深刻的要么是断案如神的刑警,要么是让死人说话的法医,画像师很少被提及——从这个角度来说,《猎罪图鉴》本来就很新颖。
因为画像师这个职业并不被了解,所以本剧也有一定的科普作用。
在案件设置上,《猎罪图鉴》也紧跟社会议题,整形医院的纷争,青春的创痛,被替换的人生……
每一张图背后,都是一个揪心的故事,而每一个故事背后,又是一出出在上演的悲剧。
在剧情进展中,《猎罪图鉴》为了突出悬疑感,也埋进了很多支线伏笔,细心的观众看剧应该会很过瘾,因为时刻要动脑子。
当然,它不是没有缺点。
在不少案子中,最终的逻辑都难以完成自洽,金世佳的演技仍然没有达到最好的松弛状态。
不过整体来说,《猎罪图鉴》依旧是较为优秀的悬疑剧,它是上半年悬疑类型剧的支柱。
第八名、《亲爱的小孩》豆瓣7.7分
今年话题度最足的热剧之一,就是这部《亲爱的小孩》。
导演胡坤更注重人物冲突和恐育一族的内心恐惧,所以他完整展示了一个家庭从生育到破碎,再到因为孩子的病情被联系在一起的过程。
《亲爱的小孩》是现实主义题材剧,它尽可能贴近生活现实,将一个小家增添生命的过程展现得有鼻子有眼。
生孩子的痛苦,与月嫂的矛盾,孕妇的敏感,婆媳关系的症结……每一个细节,都冲击到现代年轻人柔弱的内心深处。
生孩子难,养孩子更难,如果遇到孩子生病,那是最难的。
几乎所有的难事,都被肖路和方一诺碰上了,导致无论进行到哪个人生阶段的观众,只要看完这部剧,总有感情要抒发。
单身的害怕遇到肖路这样不负责任的男人;结了婚的害怕生孩子像方一诺一样痛苦;有了孩子的感怀曾经的艰辛;孩子大了的,又替孩子操心以后的生活及情感问题……
这就是现实主义题材的力量。
当然,你说它制造焦虑也好,说它真实可信也罢,剧本身都有夸张的艺术成分,它只是来源于生活,剧中所反映的压抑,照进生活里,主要还是看夫妻双方的心态、性格和自身经历。
作为一部剧,《亲爱的小孩》绝对优秀——不管是演员、服化道、运镜、打光还是节奏,几无可挑剔。
但不少人说现实比电视剧更难堪,番茄君是不敢苟同的,生孩子带孩子的过程确实十分磨人,但看着这个小生命一天天长大,你人生收获的快乐和幸福,也是无法量化和表达的。
所以,看剧归看剧,大家过好自己的生活,不要总把头埋在土里,也别总遥望星空,你会发现,时光还好,生活也还好。
第七名、《开端》豆瓣7.8
赵今麦和白敬亭的爆款之作,是今年国产剧的现象级爆款。
《开端》在剧作结构的设计上就很有想法,看似借了一个《土拨鼠之日》的时间循环的壳子,实际上全部都在为剧的悬疑感做铺垫。
在“死而复生”的公交车爆炸中,在这个让人不安的时间循环里,出口的绝望感和压抑感,才是催着观众不断往下看的最初吸引力。
除此之外,在表演上,《开端》可谓全员演技派。
赵今麦是今年最大的惊喜,虽然她身上没有所谓的“小花”标签,但在表演上,这个19岁的女孩,已然有了长足的进步。
她台词稳健,眼神犀利,表演精准,尤其在黑白镜头下窒息的那一幕,压迫感、绝望感随即而来。
白敬亭的表演也比之前好很多,人物情感拿捏精准,他与赵今麦的对手戏也是全剧亮点。
当然,《开端》之所以有这么高的质量,还因为它全员老戏骨的标配。
刘奕君、黄觉、刘丹、马兰、张喜前……
像《开端》这种短小精悍的短剧,应该是中国网剧的发展方向。看惯了这样的剧,对动辄五六十集的注水剧,也就提不起兴趣了。
第六名、《风起陇西》豆瓣8.1分
这是番茄君想要叫屈的一部剧,因为对它的评判,似乎不是非常公正。
路阳导演,马伯庸原作,客观来说,路阳将自己导演电影的水准,完美发挥到了这部剧中,以至于看剧的时候,你总能感受到大银幕的那种艺术水准和视觉享受。
同时,《风起陇西》是一个虚构的,设定在三国时期夹缝中的谍战故事,这在一定程度上勾起了观众的好奇心。
《风起陇西》唯一的问题,是观剧需要门槛。
这个门槛有两个,第一个是基本的三国历史知识,即便不知道司闻曹这些虚构的情报机构,也应该知道诸葛亮、马谡、李严这些历史人物,不然对剧情的理解会产生误差。
第二个,是看《风起陇西》需要十足的耐心,电影美是要用心欣赏的,谍战剧是要动脑子的。
因为国内各种磨皮仙侠的泛滥和工业糖精偶像剧的轰炸,大多数观众已经失去了好好欣赏一部剧的耐心。
这对《风起陇西》这样的好剧不公平。
有位观众说得好:“为了不让流水线的劣币驱逐良币,我支持这部剧”。
虽然看剧是为了娱乐,但当我们看到烂剧破口大骂时,也应该好好反思一下,我们为真正的好剧做过什么。
第五名、《梦华录》豆瓣8.1分
先说结论,《梦华录》的8.1分,在番茄君看来是虚高的。
作为一部包装过的古装偶像剧,番茄君当然承认《梦华录》的优秀,无论在服化道、制作还是演技上,《梦华录》都能吊打一种古偶甜宠。
只可惜,如果与古偶做横向比较,《梦华录》十分优秀,但与其他一众剧做纵向比较,8.1的评分有点稍稍过誉。
个人认为,《梦华录》的高评分,主要来自对刘亦菲颜值的倾慕。
就表演来说,刘亦菲在台词功底、表现力和对人物细腻情感的把握上,显然不是最好的状态。
就剧情来说,大女主一路有大人物帮助,从而飞黄腾达,事业有成家庭圆满的套路,这样的剧情早在30年前就已经用烂了。
就内核来说,既要打着“大女主”的牌子,又要暗戳戳搞什么“双洁”,前后矛盾,令人不解。
这三方面,《梦华录》均不是上乘,所谓围绕它的争议,到现在为止也未停歇。
当然,这只是番茄君的一己之言,以《梦华录》的质量,在7.5分上下应该比较客观。
第四名、《人世间》豆瓣8.1分
对,你没看错,戏骨云集的开年大剧,史诗级的表演和幕后阵容打造的《人世间》,也仅有8.1的评分。
关于《人世间》,番茄君以前已经说过很多次,这次就简单跟大家介绍下。
此剧以周家的变迁为背景,从一家人及其街坊四邻的身上,投射时代的缩影,书写小人物的故事,堪称“2022第一神剧”。
服化道方面自不必说,从五六十年代到现代,每一个物件,都能勾起我们的共同回忆。
剧并没有将过多的矛盾冲突集中在爱情上,而是通过邻里、亲人、朋友等各种复杂的关系,展现鲜活生动的人物,讲述曲折艰难的生活之路。
从小处着眼,《人世间》里众多的配角,每一个虽然着墨不多,但都性格鲜明,有着十分清晰的转变弧光,从真诚飒爽到白眼狼的乔春燕,从惹人讨厌到逐渐懂事的冯玥,老实疙瘩周秉昆,自私自利周蓉,外表光鲜周秉义,大家长周志刚……
从大处来看,每个小人物的命运,似都与时代不无关系,从最初的国企工作到之后的开饭馆,从父母去世到拆迁分房,一步一个脚印,走得很稳。
《人世间》是番茄君看过的,少有的全方位都很不错的剧,这样的剧之后肯定会经常被大家谈起。
如果没看过这部剧,希望大家好好刷一遍,你会有良多的收获。
第三名、《超越》豆瓣8.2分
独具一格的主旋律运动励志题材剧。之所以能有这么高的评分,是因为大多数观众,都看到了《超越》的独特之处。
与其说《超越》是给那些拿了金牌的冠军选手拍的,不如说它是拍给千千万万怀揣冠军梦想,为了国家荣誉和个人荣誉努力拼搏的运动健儿们的。
有没有发现,从开始,这部剧从来就没有强调过“赢”,虽然竞技体育只看结果不看过程,但《超越》显然给出了更加人性化的解答。

兴趣、热爱、汗水、努力……似乎都是先于“赢”而存在的,这也给大多数观众一个关于运动员的合理解释。
大多数运动员,是因为热爱、因为兴趣、因为确实能在这个领域里找到更好的自己,而走上了运动道路。
短道速滑,跟全国所有的运动一样,“冠军总是少数的,而冠军背后有无数的无名英雄在支撑”,这才是《超越》真正要表达的主题。
包括马丽、胡军、沙溢在内的所有老戏骨,在《超越》中都贡献了很好的表演。
这些励志的瞬间,也注定将会被观众铭记。
离开运动场,其实每个领域都一样,成功者的背后都有无比艰辛的努力和付出,台上的光鲜都是台下无数的汗水,无数人的支持换来的。
这才是普通人成功背后的逻辑,也是《超越》中想要讲述的,关于“超越”这个内核的核心表达。
第二名、《异物志》豆瓣8.4分
说起国内网剧鼻祖,有人知道是哪部吗?大多数观众的第一反应,应该是这部由非专业团队拍摄的《毛骗》,8万人评价,豆瓣9.7
而这部《异物志》,就是《毛骗》团队的最新作品,这是一部有可换概念的网剧,也是该团队进军网剧的试水之作。
先说两个缺点吧。
确实因为经费和演员的业余问题,剧中有的表演和特效场景,并不比大公司大制作来得成熟。
而且整部剧,包括神秘异事,任意门等等概念,都有美剧《第十三号仓库》,甚至有《哆啦A梦》的影子。
但番茄君之前说过,真诚是中国影视工作者最缺乏的品质,《异物志》至少在这一点上,做到了满分。
在剧情上,团队依旧保持着自己一贯的高水准,故事中的挖坑,铺垫,反转以及填坑,都做得比较完美。
仅有的几处BUG,细细想来,其实逻辑上都是通顺的。
除此之外,这部剧的编剧有很大的脑洞,新奇的物件虽然有借鉴,但能跟剧情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还能为悬念的设置起到功能性的作用,已经做得相当不错了。
更难能可贵的,即便不是《毛骗》的粉丝,也丝毫不影响对《异物志》的欣赏。
除了制作商确实不能和大厂商相比,而且确实也没什么明星参演,但故事绝不比任何一部国内的电视剧差。
番茄君强烈建议,如果有剧荒的观众,最好能看一看这部《异物志》,它带给你的,可不单单是惊喜。
第一名、《警察荣誉》豆瓣8.6分
目前为止当之无愧的国剧第一,就是这部《警察荣誉》。
豆瓣8.6,在今年的国产剧中,还没有剧能比它更高。
抱着看破案,看悬疑,看各种离奇案件想法的观众,可能要失望了,因为《警察荣誉》是一部很“闷”的剧,它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答案,更没有惊心动魄的斗争,基本都是警察的日常。
这里所说的日常,就是字面意思,是我国基层警察真正的“日常”。
为了拍的真,在开拍之前,所有演员都进到派出所体验生活,忙碌,琐碎,鸡毛蒜皮,焦头烂额,是普通民警每天都要面对的状态。
这种状态,被演员们很好反应在了剧中。
这是只属于《警察荣誉》的烟火气。
随后,也是比较重要的,是对正义和邪恶,甚至属于警察的那些灰色“潜规则”的真实呈现。
王景春饰演的王守一说过:“他一辅警,一个月拿着两千多块钱,你真想让人家为你把命搭上啊!”
这话听着虽然不高尚,也不好听,但事实就是如此,辅警和正式警察之间的区别,不仅仅是编制。
一月两千多的工资,要全靠荣誉感支撑维护正义的工作,也是很难的,尤其到了生死抉择的时候,当然会面临选择和矛盾。
真话有时候刺耳,但真话也是事实,这个小小派出所的故事,着实比很多电视剧模板化的形象和口号化的剧情,来得更接地气了。
警察曹建军家的各种家务事,也让观众看到,即便是警察,有时候也被人看不起,也被岳父岳母欺负。
《警察荣誉》演的,不仅仅是警察,还有生活。
与其说它是一部警匪剧,不如说就是职业剧,或现实剧,比起那些动辄抠图发糖搞CP的悬浮剧来说,《警察荣誉》可太值得赞美了。
总结:
2022年上半年最好的电视剧,最低7分,最高8.6分,质量很不错。
从类型上看,写实类剧集依旧是优秀剧的沃土,只要拍到现实,拍进观众的心坎里,观众肯定夜会给剧和创作者正向的反馈,比如《警察荣誉》《幸福到万家》《亲爱的小孩》。
而脑洞大开的网剧,也是优质剧的聚集地,《开端》里的时间循环,《异物志》的各种神秘物件,是吸引观众最大的噱头,也是为剧代言的最好引子。
对《人世间》《梦华录》这样的群星云集的大制作来说,这样的口碑似乎就是应该的,如果拍不成优秀的作品,反而容易被人诟病。
上半年最好的剧,就为大家总结到这,我们年终再见!
(电影烂番茄编辑部:一一)
本文关键词:2022年好评电视剧排行榜,最优秀电视剧排行榜前十名,获奖电视剧排行榜前十名2021,最应该看的10部电视剧,最近最火的电视剧排行榜前十名。这就是关于《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排行榜前十名,获奖电视剧排行榜前十名(近30年口碑最好的10部历史剧)》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