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生活 投稿
关于【独龙族的奇异习俗——“纹面”】:独龙族的奇异习俗——“纹面”,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独龙族的奇异习俗——“纹面”
- 2、独龙族“纹面女”——不曾进入大众视野又将消逝的纹面文化
1、独龙族的奇异习俗——“纹面”
独龙族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少数民族,人口仅五千余人,绝大多数生活在相当封闭的独龙江峡谷地区。该地区位于云南省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境内,距昆明1000公里。独龙江的东边是高黎贡山,西边和南边是与缅甸交界的担当力卡山,北边是西藏。一年中有半年大雪封山,与外界完全隔绝。
妇女纹面,是独龙族相当奇异的习俗,《新唐书》称“文面濮”,《南诏野史》称“绣面部落”,可见独龙族纹面由来已久。
去年暑假,我历时55天,其中40天徒步,顶风冒雨,攀悬崖绝壁,过溜索藤桥,忍蚂蝗叮咬,避毒蛇挡道,在独龙江峡谷地区寻找和拍摄了仅存的64位纹面女,搜集了一批她们生活环境和生活习俗的原始资料。
64位纹面女最大年龄108岁,最小50岁,平均年龄72岁。纹面是的年龄最大31岁,最小6岁,平均纹面年龄14岁,以12岁左右纹面最多。
至于纹面原因,纹面女们有多种说法,有的为了好看,有的为了死后能与灵魂相认,有的为了不被别人抢去为奴,有的为了分别男女,有的为了死后能带走生前的东西。
纹面是一件极痛苦的事,一般是用一根荆棘刺出图案,用西南桦制成的染料着色。脸上血管、神经丰富,要红肿、剧痛3-5天,所纹图案终生不退。
独龙族人极友好,常为没东西馈赠客人而不好意思。有位纹面老人对我说,她的心愿就是等纹面人全部去世,把她们的照片展览在世界上最大最好的展览馆里。我很不好意思没有能力完成她的心愿,但我拍下的资料,能使她们的心愿有实现的可能。
2、独龙族“纹面女”——不曾进入大众视野又将消逝的纹面文化
12月,西方国家准备过圣诞节,对于我国一个民族而言,12月是他们的过年月,也叫“得则砍”,这个民族是独龙族。
独龙族,一个几乎无人听闻的民族,分布在云南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它是中国境内和汉族血统最为接近的民族。即使在云南众多少数民族中,独龙族人口也是最少的,大约7000人左右,这个数量或许这只和一个行政村委会的人口数相当,也不及一个小型大学的人口数量,这样一个如此渺小,几乎不曾出现在公众视野的民族,却有着独特的文化,那就是——纹面,一种即将消逝的文化。
在现在看来,纹身更多的是一种审美潮流,大街上偶尔也会看到纹身的时尚青年,当然在父母眼里,这仍然是“错误的”行为。如果纹身是一种主动的潮流审美,独龙族纹面就是一种被动的生存选择。
纹面,独龙语称“巴克图”,仅限于女性,男子并不纹面,这和我国古代“缠足”俗称“裹小脚”的习俗类似,女子到了十二三岁,豆蔻年华便要纹面。纹面和缠足一样,当事人需要忍受巨大的身心疼痛,纹面时,由上一代纹面女先用树枝蘸锅烟灰水在脸部描好纹络,然后用一根带有硬刺的荆棘对准描绘好的图案,接着像雕刻一样敲击,沿纹路刺破脸皮,再在面部刺纹处不断地揉擦锅烟灰或一种草汁,使之渗入皮下。一周左右脸部刺纹结痂,结痂褪去所纹图案呈青蓝色,再也洗抹不掉,永远留在脸上。
纹面的样式也有区别,独龙族依独龙江而生,上游独龙女纹面以纹满全脸为特征,下游独龙女纹面仅限于下嘴唇下巴区域,通过纹面区域便可判断地处上游还是下游。
既然纹面如此伤害女性健康,那么独龙族为何还要纹面呢?对于这个问题,独龙族内部也是众说纷纭。
第一种说法是以纹面为美,不纹面的姑娘,以后是嫁不出去的,这个还是和缠足类似,脚小的女人为美,以脚大为耻。
第二种说法是纹面可以避邪,独龙族有自己的民族信仰,普遍相信鬼神的存在,通过纹面达到祛邪辟邪的作用。

第三种说法是通过纹面作为各个氏族或家族部落的标志。
第四种说法是为了防止土匪,傈僳族人还有北方察瓦龙藏族土司抢独龙女。
当然,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后,独龙族打通了与外界的联系,纹面习俗也慢慢被取缔,结束了原始的生活方式。现在世界上仅存十位左右纹面女,他们也都步入人生的暮年,成为最后一批纹面女。不曾进入大众视野,也将慢慢消逝。
本文关键词:独龙族纹面传承下来的原因,独龙族纹面的原因,独龙族纹面有哪些花纹,独龙族的纹面文化,独龙族纹样。这就是关于《独龙族的奇异习俗——“纹面”,独龙族纹面传承下来的原因(独龙族“纹面女”——不曾进入大众视野又将消逝的纹面文化)》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