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生活 投稿
关于【复旦大学的历史】:复旦大学的历史,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复旦大学的历史
- 2、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 复旦大学的名字与历史
1、复旦大学的历史
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创始人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首任校董为国父孙中山。校名“复旦”二字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名句:“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
1917年,复旦公学改名为私立复旦大学;1937年,抗战爆发后,学校内迁重庆北碚,并于1941年改为“国立”;1946年,迁回上海江湾原址;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复旦大学成为以文理科为基础的综合性大学;1959年,复旦大学成为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原复旦大学与原上海医科大学合并成新的复旦大学。截至2018年5月,学校占地面积244.9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0.20万平方米。
复旦师生谨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严守“文明、健康、团结、奋发”的校风,力行“刻苦、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发扬“爱国奉献、学术独立、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复旦精神。以服务国家为己任;以培养人才为根本;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贡献。
2、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 复旦大学的名字与历史
复旦大学,这所位于上海的211、985、“双一流”高校,还是先说一说它的名字吧。关于复旦大学的这个名字,官方的说法是:复旦大学校名取自《尚书大传》之“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但这这里出现了一个问题,“复”字在前,“旦”字在后,这不太符合正常起名规律,前后有续啊?难道是像陕西名吃“肉夹馍”的省略用法“肉夹于馍”,或是倒置用法吗?
复旦大学教训
其它这还真的不是。关于复旦大学的”复旦“二字,即来源于《尚书》,但它用有”复兴震旦”之意,这里的震旦,即是“震旦公学”更含复兴中华的意思。“震旦”一词出自梵文,意即中国,在英语中,亦有黎明、曙光的含义。
震旦大学,原名震旦学院,由马相伯神父于1903年2月27日在上海徐家汇天文台旧址创办,其间受到法国天主教耶稣会的大量资助。马相伯任是震旦大学的首任校长并任董事长和终生校董。
马相伯先生
天主教资助创办的学校为什么由马相伯任校长和董事长呢?原因有二:其一是马相伯因其父母均信奉天主教,故襁褓间即受天主教洗礼,成为天主教徒,可谓根正苗红。原因二是马相伯把全部家产——松江、青浦两地的3000亩田产,捐献给天主教,作为创办“中西大学堂”(即日后的震旦大学)的办学基金,并立下“捐献家产兴学字据”。可谓赞助商,定向捐赠。
1905年,法国天主教耶稣会意图将震旦改为教会学校,引发师生对立,学生退学,全院132名学生有130名退学。由是马相伯率中国教员辞职,另办学校,是为“复旦公学”。后于1917年定名复旦大学。
说到复旦大学的历史,不得不说马相伯(1840年4月7日—1939年11月4日),百年的岁月,经历无数波折。
襁褓间洗礼,成为天主教徒;
5岁入塾读书,喜究天象;
12岁独自到沪,通晓七国外语;
30岁获得神学博士,成为圣依纳爵公学的校长;
60岁捐献田产,兴办学堂;
65岁筚路蓝缕,创办复旦;
91岁挥毫义卖,支援抗日;
99岁逃难滞留,客死谅山。
他一生历尽中国最后五个皇帝,见证民国六任总统;
蔡元培、黄炎培、于右任、胡敦复、邵力子、竺可桢……这些大家名师,都是他的学生。
1939年马相伯先生病重之时忧国忧时之情更深。他说:“我只是一只狗,只会叫,叫了一百年,还没有把中国叫醒!11月4日溘然长逝。噩耗传出,举国哀悼。
国民党元老邵力子所言:“相伯先生的精神,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
马相伯逝世后,其弟子于右任敬挽:“光荣归上帝,生死护中华。”
马相伯老人营救七君子后出狱后与其合影
百年复旦长在,相伯先生永存!
本文关键词:复旦大学的历史,复旦大学的历史系怎么样,复旦大学的历史系,复旦大学的历史沿革,复旦大学的历史背景。这就是关于《复旦大学的历史,复旦大学的历史学专业就业(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