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生活 投稿
关于【戒指在古代有什么含义】,古代的戒指用来表示什么,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颠覆认知,中国古代的戒指就这么美,故宫馆藏的50件戒指文物
- 2、戒指在古代有什么含义
1、颠覆认知,中国古代的戒指就这么美,故宫馆藏的50件戒指文物
印象中,不少人觉得戴戒指是一件很“洋”气的事情,尤其是戴钻戒的时候,因为在他们的潜意识之中,戒指是洋人传来的。
事实却是,戒指是100%中国人的东西,至于很多人觉得是来自洋人的钻戒,中国人更是在1700年前的东晋就已经用上了。
东晋王彬墓出土的钻戒
1970年在南京象山东晋尚书、左仆射王彬的家族墓葬区出土了一枚嵌金刚石金指环,这枚纯金钻戒,直径2.2厘米,上焊接长、宽各4毫米的方形斗,斗内镶嵌了一颗直径1.5毫米的半个八面体金刚石,距今已经有1700多年,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钻石戒指。
距今1700余年的东晋王彬墓出土的钻戒
我们可以看到在1700年前的东晋,中国的戒指制作工艺就已经十分高超,那个时候西欧的洋人还在森林里挣扎着生存,是不可能制作的了这么复杂的戒指的,更不可能制作钻戒了。所以,钻戒是100%中国专利。
清 金囍蝶紋戒指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从中国出土的钻戒制作水平来看,中国的戒指制作历史起码也有2000多年。不过直到元代才出现“戒指”这个词汇,之前一直叫指环、手记、约指等。
元代关汉卿的戏曲《望江亭中秋切》的第三折中有:“(正旦云)这个是金牌?衙内见爱我,与我打戒指儿罢。再有什么?”,明朝之后“戒指”这个词汇广泛传播开来并延续至今。
清 金嵌翠玉雙龍戲珠戒指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到明清时期,由于朝廷设置了专门的造办处,搜集天下能工巧匠汇集于北京,戒指等首饰的制作工艺已经非常高超,而且其设计水平也是非常前卫的,有些制作精美的戒指丝毫不逊于现在的大牌。
今天玉斋君就为广大读者精心搜集了台北故宫博物院和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古代戒指文物,以供大家欣赏、参考和收藏。
清 變石戒指
清 變石戒指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開金鏤空古錢紋戒指
清 開金鏤空古錢紋戒指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金嵌珠鏤空梅花戒指
清 金嵌珠鏤空梅花戒指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綠松石花形戒指
清 綠松石花形戒指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金囍蝶紋戒指
清 金囍蝶紋戒指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金「平安如意」戒指
清 金「平安如意」戒指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水晶戒指
清 水晶戒指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乾隆银嵌珊瑚石戒指
清乾隆银嵌珊瑚石戒指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金镶红宝石戒指
清代金镶红宝石戒指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铜镀金嵌料石戒指
清代铜镀金嵌料石戒指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珊瑚戒指
清代珊瑚戒指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金镶红蓝宝石戒指
清代金镶红蓝宝石戒指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金錾双龙戏珠戒指
清代金錾双龙戏珠戒指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铜镀金镶假翠戒指
清代铜镀金镶假翠戒指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珊瑚戒指
清代珊瑚戒指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金镶碧玺米珠戒指
清代金镶碧玺米珠戒指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金镶翠戒指
清代金镶翠戒指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珊瑚戒指
清代珊瑚戒指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珊瑚戒指
清代珊瑚戒指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金錾牡丹纹嵌珠戒指
清代金錾牡丹纹嵌珠戒指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金镶翠戒指
清代金镶翠戒指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珊瑚戒指
清代珊瑚戒指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珊瑚戒指
清代珊瑚戒指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金镶红宝石戒指
清代金镶红宝石戒指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珊瑚戒指
清代珊瑚戒指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金錾“大清一统天下太平”戒指
清代金錾“大清一统天下太平”戒指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珊瑚戒指
清代珊瑚戒指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金镶红宝石戒指
清代金镶红宝石戒指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金錾“谨言慎行”双喜字戒指
清代金錾“谨言慎行”双喜字戒指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白玉戒指
清代白玉戒指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金镶红蓝宝石戒指
清代金镶红蓝宝石戒指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铜镀金镶假翠戒指
清代铜镀金镶假翠戒指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珊瑚戒指
清代珊瑚戒指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白玉嵌碧玺戒指
清代白玉嵌碧玺戒指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白玉戒指
清代白玉戒指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铜镀金嵌石戒指
清代铜镀金嵌石戒指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料戒指
清代料戒指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金镶珍珠宝翠戒指
清代金镶珍珠宝翠戒指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白玉戒指
清代白玉戒指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铜戒指
清代铜戒指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翠雕桃子纹戒指
清代翠雕桃子纹戒指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金镶蓝宝石戒指
金镶蓝宝石戒指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白玉戒指
清代白玉戒指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铜戒指
清代铜戒指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翠雕桃子纹戒指
清代翠雕桃子纹戒指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黄金戒指
黄金戒指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白玉戒指
清代白玉戒指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铜戒指
清代铜戒指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翠雕蝠寿纹戒指
清代翠雕蝠寿纹戒指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黄金戒指
清代黄金戒指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白玉戒指
清代白玉戒指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料戒指
清代料戒指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翠雕蝠寿万字纹戒指
清代翠雕蝠寿万字纹戒指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金镶红宝石戒指
清代金镶红宝石戒指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松香木戒指
清代松香木戒指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翠雕蝠寿万字纹戒指
清代翠雕蝠寿万字纹戒指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2、戒指在古代有什么含义
现如今,戒指对于人们来说并不是什么很稀奇的事情,而戴戒指虽然有一些讲究,但更多的时候其实人们也不在意这些,只需要自己喜欢就好。而戴戒指更多的也是一种美观的作用,不过在古代,戒指却不是随便能戴的,戒指也是有特殊的含义的,因此只有一部分人会戴上戒指。那么究竟戒指在古代是什么意思呢?哪些人会戴戒指呢?下面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在古代戒指是什么意思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先民们就用骨质、石质等材质做成指环戴在手上。这个时候戒指起到是涉猎时保护手指的作用。到了秦朝,戒指被称为约指,含有“禁戒”“约束”之意。那么禁什么呢?约束什么呢?我们知道从秦始皇开始,我国就进入了封建社会,在这之中,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这个戒指就是给皇帝约束的,皇帝拥有后宫佳丽三千,如果哪天皇帝心血来潮,想和妃子做羞答答的事情,但是这位妃子恰好来了月事不能与皇帝配合,怎么办?按照规矩,妃子会在自己手上配上金指环,表示戒身。皇帝看到这个信号,自然知难而退了。古人因为害羞,所以选择了比较委婉的表达方式。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时候只有女子才能戴戒指。
到了汉朝,戒指往往被当做宝物用以赏赐有功之臣。《后汉书》记载,孙程等人拥立汉顺帝继位有功,特别赏赐指环意识感谢。三国时期,戒指终于作为定情信物出场了。繁钦的《定情诗》中写到:何以道殷勤,约指一双银。这里的约指指的就是戒指。用什么来表达对你的爱意呢?就寄托在这一对银质的戒指上吧。魏晋南北朝时期,受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戒指与婚姻发生了关系,《胡俗传》记载,结婚时,要用金戒指作聘礼,这个戒指又叫做同心环,但是由于中原人穿衣服向来都是大袖子,手上的戒指很难露出来,所以这一胡俗并没有被延续下来。
在此特意声明一下,戒指在古代有“手记”、“约指”、“驱环”、“代指”、“指环”等多种名称,直到元朝“戒指”一词才真正出现,而被广泛应用起来却是在明朝,明朝《三余赘笔》中写道:我们用金银做成环,戴在妇女的指间叫做戒指。到了清朝,戒指已经纯粹成为一种装饰了,当初“禁戒”的古意早就被人忽略了。就在这个时候,西方已经在非洲发现了大量的钻石,钻石商们开始忽悠越来越多的年轻情侣,选择钻戒作为订婚戒指,然而戒指当初戒身的意义却再也无人知晓了。
2、戒指在古代的发展
起源:秦汉时期
在中国,戒指的使用至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戒指在古代多称为“指环”,而“戒指”之名的出现,则是元代的事情。戒指传至民间,其作用就不仅是简单的装饰品了。男女互爱,互相赠送,山盟海誓,以此为证。它起源于实用,而后逐渐转向审美和财富的统一,并逐渐被赋予不同的文化意义。
“戒指”一词的出现:元代
元代关汉卿的戏曲作品《望江亭中秋切》的第三折中有:“(正旦云)这个是金牌?衙内见爱我,与我打戒指儿罢。再有什么?”这里就出现了“戒指”一词。《永乐大典》残本中保存的朝鲜时代的汉语教科书《朴通事谚解》有:“少赎,二十两也不够,我典一个房子里,我再把一副头面,一个七宝金儿,一对耳坠儿,一对窟嵌的金戒指儿,这六件儿当的五十两银子,共有二百两银子,典一个大宅子。”
“戒指”一词被广泛使用:明代以后
直到明代以后,“戒指”的称呼才多了起来。《中国古代服饰风俗》一书讲到明代服饰时说:“至于称其为戒指,似乎还是明代以后的事情。”明王圻的《三才图会》又说:“后汉孙程十九人立顺帝有功,各赐金钏指环即今之戒指也。”戒指这种饰品,经过几千年的风雨洗礼,到如今已普遍为人们所接受,并且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一个不小的角色。或作为装饰,或作为婚姻的信物,或纯粹用来显富。就是这种常见的饰物,人们对它的研究似乎却并不多,只是散见于服饰、风俗方面的书籍。
3、戒指名称的由来
“后妃群妾以礼御于君所,女史书其日月,授之以环,以进退之。生子月辰,则以金环退之;当御者,以银环进之,著于左手;既御者,著于右手。事无大小,记以成法。”这是汉毛亨对《诗经·邶风·静女》中“贻我彤管”作的注解。学术上多引用此来解释“戒指”一称的由来。
如《中国古代服饰风俗》中说:“为什么要把指环这种饰物称之为戒指呢?那就要从‘戒’字的含义说起了。明都《三馀赘笔》记称:‘今世俗用金银为环,置妇人指间,谓之戒指’。按《诗》注:‘古者后妃群妾,以礼进御于君,女史书其日月,授之以环,以进退之。生子月辰,以金环退之;当御者,以银环进之,着于左手;既御者,着于右手。事无大小,记以成法,则世俗之名“戒指”者,有自来矣。’”《现代汉语词名探源词典》中也引用类似上面的一段,并说“嫔妃月经来潮之日,即戴戒指,表明不可与帝王同房。戒指即‘戒止’”。还有《中文大辞典》中的“戒指”、“指环”项,也引用了上述说法。
其实不光是“戒指”一称可以用此来解释。戒指的其它名称也同样根源于此,可以用它来解释。只是由于时期的不同,同指“戒指”这一饰物,却呈现出不同的称谓。
“手记”的“记”字,《说文·言部》说:“记,疋也。”段注:“疋,各本作疏。……疋,今字作疏,谓分疏而识之也。”“手”和“记”合起来解释,“手记”就是“戴在手上的用来起区分、辨识作用的记号。”联系上段引文,戒指这种记号标记的是“后妃群妾的进退,既御或是当御。”
“约指”的“约”字,《说文·部》:“约,缠束也。”所以“约指”就是“约于指,缠束在手指上”的意思。那为什么要“约物于指呢”?该做法背后的原因其实是用该物来起“标记”的作用,所约之物是后妃群妾用以避忌的符号。
“驱环”和“指环”的“环”字,《说文·玉部》:“环,璧也。肉好若一谓之环。”这里的“璧”是“指孔的直径和周边的宽度相等的玉璧”,“肉”和“好”是相对“环形有孔的玉璧”来讲的,“孔外叫肉,孔内叫好。”以后凡“环形”之物都叫“环”。所以“驱环”和“指环”就是“戴在手指上的环状物”。古代帝王就是根据他们的不同戴法来决定御幸与否的。
“代指”的“代”字,《说文·人部》:“代,更也。”清段玉裁注:“凡以此易彼谓之代……凡以异语相易谓之代。”古代后妃群妾月经来潮,忌以口说,就用“戴指环”的做法来含蓄表达,避忌君王的临幸。所以“代指”可以理解为“戴在指上,代替直言月事的饰物。”
本文关键词:古代戒指用来表示什么的,戒指在古代有什么含义吗,古代戒指是用来表示什么,古代的戒指用来表示什么,戒指的古代意义。这就是关于《戒指在古代有什么含义,古代的戒指用来表示什么(故宫馆藏的50件戒指文物)》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