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生活 投稿
关于【当雄县景点】,当雄县在哪儿,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当雄县景点
- 2、拉萨市“当雄县”概况
1、当雄县景点
当雄县景点有纳木错、扎西半岛、唐拉昂曲峰、那根拉山口、扎西多寺等。
1、纳木错:纳木错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湖,中国第二大咸水湖。又称腾格里海,腾格里湖。藏语“纳木”,是“天”的意思,“错”是湖,纳木错意即“天湖”。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以北当雄、班戈县间。
2、扎西半岛:扎西半岛,也叫吉祥爱情岛,位于西藏当雄县,是纳木错最大的半岛,也是游览纳木错最重要的景点。扎西半岛在纳木错湖的东南端,向北延伸到湖中,是个由石灰岩构成的约10平方公里的半岛。
3、唐拉昂曲峰: 位于西藏自治区当雄县境内,属于念青唐古拉山脉中段,相传是念青唐古拉的“经师”,当地百姓又称其为“唐拉宝”。唐古拉山南侧有一条河名为“昂曲”,所以人们就把这个地方称为“唐拉昂曲”。
4、那根拉山口:海拔5190米,是通往纳木错的必经之地,站在山口可以向北眺望纳木错。景点介绍那根拉山口,位于西藏当雄县境内,是通往纳木错的必经之地。
5、扎西多寺:扎西多寺是纳木错扎西半岛上的一个寺庙。因为扎西半岛只有这里一个寺庙,门口一个高达的旗杆,很好辨认。由于扎西多寺位于圣湖的怀抱,所以这里的香火非常旺盛。
2、拉萨市“当雄县”概况
当雄县,隶属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藏南与藏北的交界地带,拉萨市北部,距拉萨市170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90°45′—91°31′,北纬29°31′—31°04′;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全县面积10036平方公里,辖2镇6乡,人口4万(2013年)。
公元627年,松赞干布统一吐蕃,设置五个如间军政区域,当雄属乌如系。1911年,清朝灭亡,驻藏大臣被驱赶回内地,当雄地区划归色拉寺俄巴扎仓管辖,建立了两级宗政权。1956年,划归拉萨市管辖。
境内著名景点有:纳木错湖、藏北八塔等。2018年10月,当雄县脱贫摘帽。
名称由来
“当雄”的藏语意为“选择出来的好地方”,“当”为选择之意,“雄”为中央或政府所在地之意。
据东嘎•洛桑赤列先生所著《西藏政教合一制度》史书介绍,明末清初时西藏地区曾发生了一起重大的历史变革事件,蒙古和硕特部族首领固始汗协助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于1639年率兵东征歼灭噶玛王朝的援军白利杀顿珠多吉(康区白利土司);1641年固始汗回师西藏;1642年初,固始汗又在五世达赖喇嘛的要求下再次率兵攻打西藏最后一个教派敌人——噶玛王朝统治者藏巴汗,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噶丹颇章王朝。
把整个宗教权力掌握在达赖喇嘛手中,固始汗为此立下了汗马功劳,因而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令其选择一地作为封赏,固始汗选中了当雄草原,故为“当雄”名称的来历。
从此以后固始汗夏天住在当雄,冬天到拉萨住在甘丹康沙宫。他的一万精兵驻扎在当雄的达木地方,称为达木八旗。当雄成了蒙古人控制的地区,大批蒙古人和当地人杂居在一起,形成了今日身材高大魁梧、额颅宽广、眉毛厚密、两眼细长、鼻梁较平而高度中等的当雄人。而且至今当雄地方有的用具和某些草的名字沿用了蒙语,有的老人仍习惯戴一种叫阿夏的蒙古帽子。
清宣统三年(1911年),十三世达赖喇嘛命管理当雄。因西部千户诺巴基巧不服色领导,杀死派来接管当雄的僧人,双方发生争斗,诺巴基巧被杀。这边是当雄事件。此后,噶厦将当雄基巧改为当雄宗,设宗政府,由委派宗本。
当雄藏语意为“挑选的草场”。
公元627年,松赞干布统一吐蕃大业后,设置了称为“如”的五个如间军政区域,当雄即属乌如(中央翼,治所在今拉萨地区)系,内部的区直接受赞普亲属恰热长期管理。在当雄具有藏、蒙、汉同住的历史,唐朝就有蒙汉途径当雄去往拉萨,有的人就住在当雄,从此定居下来,现在有村名甲根村(藏语汉村的意思)。
公元1260年,藏历第四饶迥铁猴年,忽必烈派兵统一西藏,以达门为首的官员到藏后,在贡(今公塘)、官藏(今宁中)、甲哇(今羊八井)设立了驿站,甲哇划归卫藏,当雄白仓划归乌思(卫藏辖)。
公元1354年,弟司政权建立时期,设为当雄蒙古八旗部落,白仓为第巴。在公元1635年至公元1654年清朝派固始汗到西藏平叛时,灭了嘎玛政权,统一了西藏,由五世达赖喇嘛把当雄草原割赠给固始汗养马。固始汗八旗兵约有一个骑兵团驻扎当雄,并把当雄设为其夏宫(今公塘中嘎多村);以蒙古族行政管理的手段建立独立政权,不受西藏政教管辖;称为丹木蒙古八旗。
公元1751年(清乾隆16年)清朝将丹木蒙古八旗划归驻藏大臣直接管辖,八旗即八个部落,每个部落约一百户左右,设“甲本”(住百户头人)、“藏军”(佐领)一人、“坤都”(骁骑校)一人。但是因始汗建立的甲本、藏军、坤都、居本等政级管理制度仍保留到民主改革时期,当地牧民的生活和风俗习惯带有蒙古族的特点。
公元1914年清朝崩溃以后,驻藏大臣被驱赶回内地,十三世达赖把当雄地区划归涩拉寺俄巴扎仓管辖,建立了丙级宗政权。
公元1956年至1959年4月当雄宗、白仓第巴、羊八井头人划归拉萨市管辖。拉萨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批准成立了当雄宗军管会;军管会带有政权性质。
公元1959年9月西藏工委决定撤销军管会,当雄宗、白仓第巴、羊八井头人合并成立当雄县人民政府(驻地在今公塘冲嘎村),全县陆续建立起6个区公所。
公元1961年12月当雄县人民政府搬迁到当曲卡乡——即现所在地(当雄县当曲河西路7号)。
1997年,当雄县面积10036平方千米,人口3.5万。辖2镇6乡,县政府驻当曲卡镇至今。
当雄县属拉萨市纯牧业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藏南与藏北的交界地带,拉萨市北部,距拉萨市170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90°45′—91°31′,北纬29°31′—31°04′。北部与班戈县、那曲县接壤,南与林周县、堆龙德庆县交界,东部一隅与嘉黎相连,西南与尼木县毗邻。东北至西南硕长,长185公里,西北至东南狭窄,宽约65公里,其中最窄处约34公里。
水文
当雄县水域面积12.744公顷,占总面积的12.7%,其中河流面积1262.75公顷,湖泊面积7.6万公顷,沟渠面积5.81公顷,水工建筑物(电站)面积1.93公顷,冰川及永久性积雪面积5.03万公顷。河流总长度1152180.0米,平均水面宽度10.1米,水系密度115.6米/平方公里。境内河流有桑曲、布曲、当曲、拉曲、尼木玛曲等,是拉萨河的主要支流和发源地,也是当雄—羊八井盆地、沼泽、草甸地带的水源所在,北部纳木错湖区为内流水系,水流注入纳木错。
全县地表年平均径流量23.80亿立方米,主要河流是典型的以雨水补给为主融水和地下水补给为辅的河流,有着非常丰富的水资源,水利开发有极大的优势。
地形地貌
当雄地貌类型复杂。著名的念青唐古拉山脉沿县的西北横穿全境,海拔7111米的主峰位于县辖宁中乡境内,第十一届亚运会圣火取自念青唐古拉山主峰下。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东北部为高原平原,西北部和东南半壁皆为高峻山地,其间夹着近同念青唐古拉山走向的山间构造宽谷盆地,呈现岭谷平行相间的较有规则的条状地形。盆地海拔都在4200米以上,山地海拔最高为念青唐古拉主峰7111米,相对高差3000米左右。在北部高平原上,有西藏第一大湖—纳木错。地貌分为四个地貌单元,西北部冰蚀高山、极高山,东部高寒中山,北部高原湖盆地和中部洪积宽谷盆地。
土壤类型
当雄县的土地分为高山寒漠土、粗骨土、高山草甸土、高山草原土、亚高山草甸土、亚高山草原土、草甸土和沼泽土8类。其中高山草甸土是当雄县分布最广、面积最大、最主要的土壤类型,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51.85%。
气候特点
(1)温度条件:冬季寒冷、干燥多风,夏季较温暖湿润,天气变化大,自然灾害频繁,海拔高,气温较低。据当雄县气象站(海拔4,200米)提供数据表明,年平均气温仅为1.3℃,最冷月(一月)平均温度-10.4℃,最热月(七月)月平均温度l0. 7℃,近20年(1979~1998年)极端最低气温-32.5℃(1981年1月16日),极端最高温度26.5℃(1995年6月8日),全年大于0℃的积温平均2,000℃左右,无霜期62天,牧草生长期只有3个月。气温年均差小而日较差大,地表温度平均6.5℃,从头一年十一月至翌年三月份有三个多月的土地冻结期。
(2)降雨量与蒸发量:当雄县降水集中,且水热同期。年均降水量为476.8毫米,集中在六至八月,此期间降水量占全年的85.1%,从12月到翌年3月份的4个月间降水量仅占全年总量的2.3%,干湿季非常明显。近20年降水量最高年份是1998年,为619.8毫米,最低年份是1994年,为376.3毫米。蒸发量年平均为1,725.7毫米,是年均降水量的3.62倍。
(3)光照与太阳辐射:当雄县日照时数年平均2,880.9小时,日照率65%。低纬度、高海拔,空气稀薄洁净和少云的天气促成了当地拥有较高的太阳辐射量,平均总量达173.3千卡/平方厘米。高强度的太阳辐身能,加上大的日较差和水热同期的条件,虽有利于牧草的生长和营养的积累,然而由于无霜期短、积温不足,加上高山紫外线对植物生长的拟制作用,致使高山植物矮小,草场生产能力下降。而丰富的太阳能是当雄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热能资源。
(4)自然灾害:当雄县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是干旱、霜冻、冰雹、大风和雪害。冬春干旱和早晚霜冻均直接影响牧草返青和生长,降低草场生产能力。冰雹一般发生在六至九月份,正是牧草生长季节,冰雹打毁牧草,打伤打死牲畜,年降雹天数平均194天,最高年份达34天。降雪成灾现象并不常发生,但对畜牧业生产危害很大。如1966年4月1日,51厘米的积雪覆盖了低矮的牧草,积雪26天,造成了大批牲畜死亡。风多是当雄县气候特征之一,全年≥8级大风年平均73.8天,多发生在12月至次年3份之间,这期间≥8级风日占全年8级风以上风日的56.8%,大风常带来风灾,危害草畜。
矿产资源
当雄县境内矿产资源有砂锡、铅锌、玉石、高岭土、石膏、火山灰、石灰石、水晶石、硫磺、泥炭等,其中以羊八井热田和羊易热田最为著名,1980年建设了羊八井第一台3000千瓦机组发电,至1992年羊八井共装机组9台,总容量25182千瓦,年发电量1亿千瓦,向拉萨和当雄供电。已探明并开采的矿产资源有县属乌玛乡的石膏矿,储量1亿吨以上,还有高岭土、火山灰、铝锡、铅锌矿和以铜矿为主的稀有金属矿。[7]
植物资源
当雄县没有乔木林,只具有灌丛的草场植被,植物种类相对比较丰富,据1985年草场资源调查,收集到植物分属43科129个属279个种。在植物种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优良的牧草,如常见的草甸建群种莎草科蒿草,苔草属的一些植物和禾本科的绝大多数植物,还有分布较少的豆科植物和宝贵的药用植物。
冬虫夏草、贝母、雪莲花、红景天、龙胆花、麻黄、甘遂、黄芪等。天然草场总面积693172.1公顷,林地6661.8公顷,年鲜草可利用量为62667.1吨。当雄天然草场分为4个草场类,6个草场亚类,15个草场组,33个草场型。优良草场占全县可利用草场的68%,质量中等的占29.2%。据1985年当雄草场资源调查结果显示:科学载畜量为49.1万只绵羊单位的牲畜。[10]
动物资源
生活在当雄县的草食野生动物有野兔、盘羊、黄羊、野驴、旱獭和石羊,野生大型肉食兽主要有狼、豹、猞猁以及猛禽秃鹫,处于食物链中部的小型食肉兽有狐狸、黄鼠狼、雪鸡、山鸡、水鸭、黄鸭和迁徒的候鸟、白天鹅、黑颈鹤等几十种野生动物。它们按照生态系统能量传递和物质循环的严格规律,各自起着食物链中自己应起的作用。这一切加上微生物、裸岩、雪峰、冻土和水、热、光等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草地
(1)项目建设区是一个纯牧业县,土地总面积l00.5万公顷,草场总面积69.15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8.81%,其中暖季草地面积48.87万公顷,占草地面积70.66%,冷季草地面积20.29%公顷,占草地面积的29.34%。天然草场分为高寒草甸类草场、高寒草原类草场、高原荒漠类草场和高寒沼泽类草场四类,分别占草场可利用面积69%、23%、7.8%和0.2%。牧草品质优良,但产量低,中等以上的7~8级草场在全县占主导地位;占全县草场可利用面积的89%,每公顷产鲜草750~1500公斤。建群草种主要是莎草科和禾本科。土壤类型主要是亚高山草原土、亚高山草甸土为主,植被覆盖度低于30%,为砂壤土,土层厚度在0.3~1米之间,有机质含量0.9~2.79%、含氮量O.05~0.19%、含磷量O.03~0.07%、含钾量2.17~0.16%、土壤PH值6.20~7.70%。
(2)现有各类人工草场0.227万公顷,主要种植草种有一年生青稞草、豌豆草、蒸麦草和多年生披碱草,通过选用优良草种,围栏村育,增施肥料,适时灌水及病虫防治等措施,平均每公顷产干草7,500公斤。通过围栏封育、“三灭”补播等措施,建造的半人工草场有3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干草375公斤。
(3)全县草场退化总面积4.93万公顷,占草地可利用面积7.2%,其中重度退化的草地1.35万公职,占退化草场面积的27.38%。草地退化主要表现为草层高度下降,如当曲河谷两侧沼泽草甸1960年前后,草层高度为60~80厘米,而现在草层高度只有20~22厘米;产草量逐年下降,据调查,当曲河谷的粗状窝草沼泽草间,1975年干草产量为5,782公斤/公顷,1985年下降为2,571公斤/公顷,如今的产草量仅为1,759公斤/公顷,加之草场干旱、鼠虫危害、超载过牧,草场退化现象严重。
水资源
(1)当雄县水资源分为地表水、地下水、热泉及冰雪四类:水域面积12.74万公顷,其中河流面积1,262.75公顷,湖泊面积7.60万公顷,沟渠面积5.18公顷,水工建筑物(电站)面积1.93公顷,冰川及永久性积雪面积5.03万公顷。河流总长度1,152,180.00米,平均水面宽度10.10米,水系宽度115.60米/平方公里。全区地表年平均经流量23.80亿立方米,主要河流是典型的以雨水补给为主,融水和地下水补给为辅的河流。年平均水温7.7℃,极端最高水温达19.8℃,极端最低水温0.O℃。境内河流水质优良,水的化学组成为重碳酸盐类钙组水,属软水,适宜农牧业灌溉用水和人畜饮用。
(2)北部纳木湖储水量228.06亿立方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泊,即由于地处干旱的藏北高原,降水量少而蒸发量大,水的矿化度很高,成为咸水湖,湖水不能用于灌溉和饮用。
(3)当雄县热量资源丰富,羊八井地热温泉涌水量为l,000升/秒,出口水温60~120℃,水中富含硫磺等矿物质,宜于开发气热电站和旅游。地下水埋藏浅,水质优良,可做为人畜用水。
(4)冰川和永久积雪储量252亿立方米,雪线附近温度高于-6℃,融水较多,绝大部分降水以固态形式出现,能较长时间的停留在地表,随着温度的升高,缓慢消融,成为地表经流的流走一部分,大部分渗入土壤中供给植物吸收利用。在牧草需水和人畜饮水等方面,作用十分显著。
当雄县北部有西藏第一大湖--纳木错,面积1920平方公里,45%在本县境内,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纳木错蒙语称作“腾格里海”,是天湖的意思。它依偎在终年积雪的念青唐古拉山脚下,是西藏高原著名的神湖。每年都有来自青海、甘肃、四川、云南、西藏各地的佛教徒到此转经朝拜,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旅游者光顾。这里的雪山、湖泊和草原都将给人留下难忘的记忆。
纳木错湖
当雄县北部有西藏第一大湖纳木错湖,面积1920平方公里,45%在本县境内,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纳木错蒙语称作“腾格里海”,是天湖的意思。它依偎在终年积雪的念青唐古拉山脚下,是西藏高原著名的神湖。[14-16]
念青唐古拉山
念青唐古拉山位于西藏高原中部,沿县的西北横穿全境,海拔7111米的主峰位于县辖宁中乡境内。
纳木错湖
是雅鲁藏布江和怒江两条大水系的分水岭,同时将西藏分为藏北、藏南、藏东南三大地域。[17-22]
藏北八塔
藏北八塔位于当雄县乌玛乡境内,距离县城40多公里。相传当年格萨尔王曾率兵在藏北草原上驰骋征战,麾下的大将夏巴丹玛香察在乌玛战死,当地的人们为了纪念英雄,在此地修建了8个白塔,一直留传到今天仍完好无损。[23]
康玛寺
康玛寺当雄县康玛寺千尊玛尼石刻造像是玛尼石刻中最具备代表性的新体式。在康玛寺大经堂左侧拉康(神殿)约3米高,面积仅20余平方米,布局呈“L”形的阴暗密室的近40平方米的正面墙上,通体镶嵌这个上千尊石刻造像艺术精品。这些石刻约为18世纪作品,石刻造像内容有佛祖、诸多菩萨本尊、八十四大成就师、勇士、高僧、护法神、供养女或其妖魔鬼怪造型。石料为一种红褐色玉石,在约30-50厘米大小面积的石板上均以浅浮雕手法雕刻。[7] [25]
羊八井地热电站
羊八井地热电站位于拉萨北90公里处,地热田面积17.1平方公里,温泉、热泉、沸泉、喷汽孔、热池、热爆炸穴星罗棋布。羊八井是我国目前已探明的最大高温地热湿蒸汽田。[26
当雄县(5)
本文关键词:当雄县旅游,当雄县景点旅游咨询,当雄县旅游景点,当雄周边景点,当雄县有什么好玩的。这就是关于《当雄县景点,当雄县在哪儿(拉萨市“当雄县”概况)》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