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百科生活 投稿

盘点立夏的四大传统习俗,秤人、烧夏饭、斗蛋……

百科 2025-10-24 02:01:41 投稿 阅读:5153次

关于【盘点立夏的四大传统习俗】,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历史上形成的立夏习俗:秤人、烧夏饭、斗蛋……
  • 2、盘点立夏的四大传统习俗

1、历史上形成的立夏习俗:秤人、烧夏饭、斗蛋……

立夏是万物生长的旺季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每年于公历5月5日—7日交节。《历书》云:“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开始,“夏,假也”,“假”是“大”的意思。尽管距离气象学意义上的夏天还有一段时日,但人们习惯将立夏作为“夏之首”。古代,这一天皇帝要率领文武百官到皇城南郊迎夏,礼服、配饰、马匹、车旗皆为朱红,以表达对丰收、安康的期盼。春光将逝,人们未免有惜春的伤感,于是摆酒饮宴送春归去,称为“饯春”。

立夏是万物生长的旺季,《礼记·月令》记立夏“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此时万物已褪去了春日的青嫩,果蔬、野菜日日攀长、俊秀繁茂。人们在立夏这天开始了各种尝新活动。“尝新”,即“尝鲜”,就是在立夏之日品尝时节中的新鲜食物。《清嘉录》云:“立夏日,家设樱桃、青梅、穗麦,供神享先。宴饮则有烧酒、酒酿、海蛳、馒头、面筋、芥菜、白笋、咸鸭蛋等品为佐,蚕豆亦于是日尝新。”民间有俗语言“立夏尝三新”,“三新”也可以说“三鲜”,有地三鲜、树三鲜和水三鲜之分。至于“三鲜”的具体内容,各地并不一致,大同而小异。

盘点立夏的四大传统习俗,秤人、烧夏饭、斗蛋……

历史上形成的有趣习俗

春夏轮替、日渐炎热,自然之序。面对即将来临的炎炎酷暑,人们也不断调适自身,于是形成了各种有趣的习俗,比如称人。称人,必得以传统秤杆称,一般在空地上架起一杆大木秤,秤钩上挂着一把椅子,大家轮流坐到上面,称一称体重。有的则悬大秤于院中大树树杈上,男女皆可称,又以称老人孩子为多。打秤花称人必得有个司秤人。这打秤花也有讲究,只能“里打出”不能“外打里”,秤砣只能往外移,不能往里移,意为只能加重,不能减轻,不然视为不吉利。称人起于何时、何地,很难追踪,各地对立夏称人的寓意说法不一。清顾禄《清嘉录》“秤人”条称:“家户以大秤权人轻重,至立秋日又称之,以验夏中之肥瘠。”人们大多以为此举可以观察夏季身体的变化,防止疰夏,保持健康。

对孩子们来说,立夏日最开心的莫过于“烧夏饭”。这是流行于孩童间的立夏野炊活动。野外烧饭十分简单,先在地上挖一个坑,再用几块石头、砖头搭好灶,随后架起锅,将米、豆、笋、肉等一股脑地倒入其中,倒上菜油,加水闷烧。按习俗规定,做立夏饭所用的米、豆、笋等都须向邻居乞讨而得。孩子们可以随意到别家竹园里挖笋,田地里采豆子,主人家看到了,非但不会责骂,反而会笑眯眯地应允。

说起立夏食俗,还有一种必不可少的“乌米饭”。乌米饭是一种紫黑色的糯米饭,用乌树叶搓碎后的汤汁浸染糯米而制成。乌树叶并非精贵的东西,乡野间可采摘,立夏前几日,城镇中也有商贩兜售,家庭采买起来也十分方便。传说释迦牟尼的弟子目连为了让饿鬼缠身的母亲吃到食物,便用南烛叶捣汁染米,做成乌饭送去,饿鬼不敢吃,他的母亲才得以果腹。由此,民间也就有了立夏前后吃乌米饭的习俗。立夏吃乌米饭也不讲究什么仪式,连下饭菜肴也不备,只在乌青色的糯米上撒些绵软的白糖或是桂花糖即可,入口甘甜绵长,孩子们尤爱这软糯清香的口味。俗话说“吃了乌米饭,乌蚊子不来咬”,乌蚊子是夏季常见的小飞虫,如米粒般大小,一咬一个疙瘩,奇痒无比。这个土方子便这样千百年地传承了下来,至今仍被老人们絮絮叨叨地念着。

此外,立夏日还有吃蛋健体的习俗。立夏日,家中长辈将煮好的蛋装入五彩丝线编成的蛋套中,挂在孩子们的脖子上,垂在胸前。俗信以为“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五彩线也有消灾祈福、消暑祛病的寓意。孩子们得到立夏蛋后,并不急着吃,而是兴高采烈地聚拢来,拿各自的蛋,开始进行“斗蛋”游戏。斗蛋的规则很简单,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斗蛋时,两两相拼,头头相撞、尾尾相击,一直撞到其中一方蛋壳破裂才停歇。如此这般,一个一个斗过去,蛋头胜者为第一,称为“蛋大王”,蛋尾胜者为第二,称为“蛋小王”。正所谓“立夏吃一蛋,力气长一万”,小小的游戏中满是吉祥的祝福。

“燕子衔春去,薰风带夏来。”时序的更迭,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企盼。立夏时,人们顺时而食、调适着生活的节奏,以多姿多彩的饮食、有趣的娱乐活动等丰富的立夏习俗,投入到自然的时序中。

(作者为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浙江省民俗文化促进会副秘书长)

盘点立夏的四大传统习俗,秤人、烧夏饭、斗蛋……

2、盘点立夏的四大传统习俗

5月5日8点51分,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立夏,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我国古代将立夏分为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到了立夏,蝼蝈在田间鸣叫,蚯蚓掘土,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迎来夏天。不过,气候上则要以该年第一次出现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都在22℃以上(含22℃),则这5天的第一天才能作为该地夏天的开始。

迎夏仪式

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在立夏这一天,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祈求和美好的愿望。宫廷里“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贮藏的,由皇帝赐给百官。

斗蛋游戏

立夏中午,家家户户煮好囫囵蛋(鸡蛋带壳清煮,不能破损),用冷水浸上数分钟之后再套上早已编织好的丝网袋,挂于孩子颈上。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斗蛋时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一个一个斗过去,破者认输,最后分出高低。蛋头胜者为第一,蛋称大王;蛋尾胜者为第二,蛋称小王或二王。谚称:“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疰夏是夏日常见的腹涨厌食,乏力消瘦,小孩尤易疰夏。

立夏“秤人”

立夏吃罢中饭还有秤人的习俗,以此祈求上苍带来好运。人们在村口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秤老人要说“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秤姑娘说“一百零五斤,员外人家找上门。勿肯勿肯偏勿肯,状元公子有缘分。”秤小孩则说“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七品县官勿犯难,三公九卿也好攀”。

尝鲜活动

立夏还有尝新等节日活动。如苏州有“立夏见三新”之谚,三新为樱桃、青梅、麦子,用以祭祖。在常熟,尝新的食物更为丰盛,有“九荤十三素”之说,九荤为鲫、咸蛋、螺鰤、熄鸡、腌鲜、卤虾、樱桃肉;十三素包括樱桃、梅子、麦蚕、笋、蚕豆、矛针、豌豆、黄瓜、莴笋、草头、萝卜、玫瑰、松花。在南通,则吃煮鸡、鸭蛋。

这就是关于《盘点立夏的四大传统习俗,秤人、烧夏饭、斗蛋……》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本文链接:https://bk.89qw.com/a-695794

最近发表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