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生活 投稿
关于【兔儿爷灯笼起源是什么】,兔儿爷灯笼制作视频,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兔儿爷是怎么来的?
- 2、兔儿爷的来历
- 3、兔年兔儿爷的来历?
- 4、上海手工兔子灯以萌登上热搜,兔子灯有何寓意?
1、兔儿爷是怎么来的?
兔爷是老北京的民间泥塑,加上北京的儿化音,又称“兔儿爷”,这是中秋节的儿童玩具。明人纪坤(约1636年)在《花王阁剩稿》中记载:“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拜之。”这是最早的关于兔爷的记载。清末徐柯在《清稗类钞》中说:“中秋日,京师以泥塑兔神,兔面人身,面贴金泥,身施彩绘,巨者高三四尺,值近万钱。贵家巨室多购归,以香花饼果供养之,禁中亦然”,可见兔爷极受欢迎。
· 卖泥兔儿 十九世纪外销画 ·
若往前追溯,兔爷源自“月光纸”,所谓的“月光纸”出现在明代,是一种木刻版画,《帝京景物略》载:“纸肆市月光纸,绩满月像,趺坐莲华者,月光偏照菩萨也。华下月轮桂殿,有兔杵而人立,捣药臼中。纸小者三寸,大者丈,致工者金碧续纷。”月光纸之于中秋,恰似年画之于春节。月光纸中的玉兔惹人喜爱,后来有人照着月光纸上的玉兔形象,用泥做成了塑像,乃有了兔爷的泥塑。
· 月光纸 ·
· 玉兔捣药 山东嘉祥汉画像石 ·
在满月之夜看月亮,月中的阴影似踞坐的兔形,两只长耳依稀可辨。后人附会成了月宫玉兔,是广寒仙子嫦娥的宠物。所谓“女不祭灶,男不祭月”,月宫嫦娥是女子,中秋的祭月活动也由女子主持。作为母亲,在祭祀活动中为防止儿童捣乱,就会拿兔爷玩具哄孩子,据说这是兔爷的玩具功能。
· 中秋祭月 ·
祭月的传统不光在民间盛行,也传到了宫中,慈禧太后在八国联军入侵时西逃,途中正逢中秋佳节,彼时虽狼狈,她仍在临时落脚的忻州贡院里举行了祭月仪式,可见这一风俗的深入人心。
· 兔爷 1924年,美国摄影家甘博拍摄 ·
· 兔爷 1924年,美国摄影家甘博拍摄 ·
清代北京的官场文化喜称“爷”,流风所及,民间也有此称谓,所谓“北京人都是爷”,姓张的就是张爷,姓李的就是李爷,有时也加上排行,比如兄弟中排行在三,姓刘,就称之为刘三爷,算是一种尊称。泥兔玩具也跟着沾光,荣升为兔爷。
· 清代纸扎彩绘玉兔捣药 ·
· 民国时期的麒麟兔爷 ·
兔子的形象原本可爱,兔爷却是全身戎装的武将,满身铠甲,头部仍是兔,两只长耳指向空中,左手拿石臼,右手拿杵,这是它在月宫捣药的工具。兔爷像人一样端坐在椅子上,或者坐在虎背上,威风凛凛的装扮与兔的柔弱极不相称,在这种反差中蕴含着难以言传的幽默。
· 现代泥塑兔爷 ·
2、兔儿爷的来历
兔儿爷是在明朝末年出现的。明人纪坤(约1636年)在《花王阁剩稿》中记载:“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拜之。”这是最早的关于兔儿爷的记载。兔儿爷也许就是照着“月光纸”上的玉兔形象用泥塑造出来的。
民间祭兔却没有这么庄重规矩,突出了游赏性质。百姓把玉兔称做兔儿爷,这种称呼虽不如称“太阴君”严肃庄重,但非常亲切,皇家的礼俗由此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民间节日。到清末时期,兔儿爷变成既是拜祭品又是中秋节儿童的玩具。
扩展资料:
玩具外形
常见的“兔儿爷”,一般都是金盔金甲的武士模样。而且,插在头盔上的野鸡翎只有一根,老北京有句歇后语:“兔儿爷”的翎子--独挑。后来,“兔儿爷”又由单个武士,发展成整出武戏的“兔儿爷”,如《长板坡》、《天水关》、《战马超》等,其服装、道具,无一不和舞台上相似。
再后来,又有了反映人们日常生活的“兔儿爷”,如剃头的“兔儿爷”,推车、挑担的“兔儿爷”等等。甚至人们还把“兔奶奶”也请到了供桌上,让他们夫唱妇随,二者衣着打扮,也随时代变迁而变化。
3、兔年兔儿爷的来历?
兔儿爷的起源约在明末。明人纪坤(约一六三六年前后在世)的《花王阁剩稿》:“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制作也日趋精致,有扮成武将头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纸旗或纸伞、或坐或立的。坐则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贩,或是剃头师父、或是缝鞋、卖馄饨、茶汤的,不一而足。
关于兔儿爷,《燕京岁时记》有记载:“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旧时北京东四牌楼一带,常有兔儿爷摊子,专售中秋祭月用的兔儿爷。此外,南纸店,香烛也有出售的。
兔儿爷是旧京中秋应节应令的儿童玩具。人们按照月宫里有嫦娥玉兔的说法,把玉兔进一步艺术化、人格化,乃至神化,之后,用泥巴塑造成各种不同形式的兔儿爷。
旧时哄小孩也有个规范,即寓尊天敬神于娱乐之中。
爷,是封建时代对高贵人的尊称,进而引申到对神的尊称。玉兔不是凡间的家畜,也不是野兔,而是广寒宫里的神兔,不能随便捉来玩耍,要玩,只有“请”一尊泥塑的称为“爷”的“兔儿”恭而敬之地“供”起来。正如清人方元鹍《都门杂咏》所写:“儿女先时争礼拜,担边买得兔儿爷。”
兔儿爷是用模子翻塑出来的,先把黏土和纸浆拌匀,填入分成正面和背面两个半身的模子里,等干燥后倒出来,把前后两片粘在一起,配上耳朵,在身上刷层胶水,再上色描金。
兔儿爷大的有三尺多高,小的只有三寸,均是粉白面孔,头戴金盔,身披甲胄,背插令旗或伞盖。它的坐骑有狮、虎、鹿、象不等。兔儿爷左手托臼,右手执杵,做捣药状。此外,还有呱嗒嘴的兔儿爷,其制空腔,活安上唇,中系以线,扯之,则兔唇乱捣。总之,种类繁多,不一而足。旧京,有以此为业者,每进旧历八月,便设摊于街头,适成节日点景。
清代诗人栎翁《燕台新咏》曾写“兔儿节”一诗:“团圆佳节庆家家,笑语中庭荐果瓜。药窃羿妻偏称寡,金涂狡兔竟呼爷。秋风月窟营天上,凉夜蟾光映水涯。惯与儿童为戏具,印泥糊纸又搏沙。”
这兔儿爷,经过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已经人格化了。它是兔首人身,手持玉杵。后来有人仿照戏曲人物,把兔儿爷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骑着狮、象等猛兽,有的骑着孔雀,仙鹤等飞禽。特别是兔儿爷骑虎,虽属怪事,但却是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还有一种肘关节和下颔能活动的兔儿爷,俗称“叭哒嘴”,更讨人喜欢。它虽为祭月的供品,但实在是孩子们的绝妙玩具。
关于兔儿爷还有一段传说:一年,北京城里忽然起了瘟疫,几乎每家都有人得了,就治不好。嫦娥看到此情景,心里十分难过,就派身边的玉兔去为百姓们治病。玉兔变成了一个少女,她挨家挨户地走,治好了很多人。人们为了感谢玉兔,纷纷送东西给她;可玉兔什么也不要,只是向别人借衣服穿,每到一处就换一身装扮,有时候打扮得像个卖油的,有时候又像个算命的……一会儿是男人装束,一会儿又是女人打扮。为了能给更多的人治病,玉兔就骑上马、鹿或狮子、老虎,走遍了京城内外。消除了京城的瘟疫之后,玉兔就回到月宫中去了。于是,人们用泥塑造了玉兔的形象,有骑鹿的,有乘凤的,有披挂着铠甲的,也有身着各种做工人的衣服的,千姿百态,非常可爱。每到农历八月十五那一天,家家都要供奉她,给她摆上好吃的瓜果菜豆,用来酬谢她给人间带来的吉祥和幸福,还亲切地称她为“兔爷儿”、“兔奶奶”。
老舍先生在《四世同堂》中这样描写:“脸蛋上没有胭脂,而只在小三瓣嘴上画了一条细线,红的,上了油;两个细长白耳朵上淡淡地描着点浅红;这样,小兔的脸上就带出一种英俊的样子,倒好像是兔儿中的黄天霸似的。它的上身穿着朱红的袍,从腰以下是翠绿的叶与粉红的花,每一个叶折与花瓣都精心地染上鲜明而匀调的彩色,使绿叶红花都闪闪欲动。”
明人纪坤(约一六三六年前后在世)的《花王阁剩稿》:“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 明《北京岁华记》载:“市中以黄土博成,曰兔儿爷,着花袍,高有二三尺者。”
关于兔儿爷的歇后语:
兔儿爷拍心口——没心没肺
兔儿爷折跟头——窝了犄角
兔儿爷掏耳朵——崴泥
兔儿爷满山跑——还是归老窝
4、上海手工兔子灯以萌登上热搜,兔子灯有何寓意?
元宵节期间上海的手工兔子灯销售火爆,临近元宵那几天,一个普通的小店就能热销过百只,手工兔子的萌萌可爱形象也吸引了不少网友,在网上搜索量大增。元宵节玩兔子灯也是包含有寓意的,主要就是迎神接福、祈求神明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而且兔子灯也代表着月亮里的玉兔,就与寓意团圆的月亮和元宵节扯上关系了,所以元宵节点兔子灯,也代表着人们对于全家团圆、阖家幸福的期盼。
兔子灯的起源兔子灯最初的起源,传说来自于南北朝时的大布村。大布村民在每年正月初十至正月十五这几天晚上,有“过灯”的习俗,就是每家每户都要派出一个人,手里拿着自制的兔子灯加入游行队伍游行,全部人合在一起就达到了近千人的游灯队伍,旁边还有专人敲锣打鼓、吹唢呐,热热闹闹地走街串巷之后,最后聚集在祠堂里。近期谁家里有喜事的话,兔子灯游行队伍就会主动上门庆贺,主人就会拿出早已备好的茶点和酒席,来招待这些庆贺的乡亲们,因为兔子灯象征着吉祥和运气,迎接兔子灯队伍就等于迎接好运。
大布村“过灯”兔子灯的制作是较简单的,而且形象萌萌的非常可爱,所以村里人家家户户都会制作,这个民俗也因此流传得很广,人们普遍都把兔子灯所到之处,看作是吉祥和好运到达的地方。大布村位于宁都县东山坝乡,直到如今仍然保存着许多祠堂,依稀可以看到当年这里的盛景,千年岁月过去了,大布村“过灯”的民俗依然一代代流传下来了。
兔子灯的传说关于兔子灯,历史上还有一个跟佛家有关的传说,传说在汉朝的时候,佛教文化十分鼎盛,当时的汉明帝也非常相信佛法。为了弘扬佛法,他下令在每年正月十五的时候,寺院里和宫里都要“燃灯表佛”,意思就是点燃灯火表示对佛的敬意,这也正是元宵节最初“过灯”的起源。当时在汉朝寺院和宫里点燃了各式各样的花灯,形式各异非常漂亮,而兔子灯就是其中比较漂亮、也比较萌萌可爱的一种。到了南北朝时,宁都县的人们就把兔子灯扎成母子兔的款式,在祠堂、村里和各家各户巡游,老百姓都把兔子灯视为吉祥和好运之物,觉得兔子灯能带来幸福安康。
本文关键词:中秋节兔儿爷灯笼起源,兔儿灯图片,兔儿灯典故,兔儿灯手工,兔儿爷灯笼制作视频。这就是关于《兔儿爷灯笼起源是什么,兔儿爷灯笼制作视频(兔儿爷是怎么来的)》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