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百科生活 投稿

厦门曾厝垵怎么读,曾厝垵 怎么读(何谓“厝、寮、墘、埕、崎”)

百科 2025-10-20 09:39:09 投稿 阅读:7013次

关于【厦门曾厝垵怎么读】,曾厝垵 怎么读,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何谓“厝、寮、墘、埕、崎”?
  • 2、曾厝垵 怎么读
  • 3、厦门曾厝垵怎么读
  • 4、曾厝垵 怎么念?

1、何谓“厝、寮、墘、埕、崎”?

厦门老街巷的地名中有不少用字与闽南语有关,比如厝、寮、墘、埕、崎。不懂闽南语的朋友可能看得一头雾水。其实只要是了解了这几个字的意思,很多情况就一目了然了。

“厝”cuò :厦门街巷最熟悉的可能是“厝”,很多大的区域地名也是带有“厝”这个字

的。“厝”的闽南语读音为tshu5,普通话为cuò,本意是家。在闽南语通行的地区,凡是聚族而居以姓名村的,都在姓氏之后连上个“厝”字。比如,袁厝、吕厝、黄厝、曾厝垵等。街巷名也有用“厝”的,比如苏厝街、吴厝巷等。这几年曾厝垵、黄厝等地成了旅游圣地,使得外地的朋友对“厝”这个字也不再陌生。

“寮”liáo:“寮”的闽南语读音为liau2,普通话读音为liáo,在闽南方言中是“小屋”的

意思,特指临时搭建的简易房,多用茅草、竹子等搭起。厦门靠近八市有一条巷子叫夹舨寮,“夹舨”即船,“寮”为厂坊。据考证,厦门古代造船厂遗址在此,故名。厦门老市区带“寮”的地名还有竹寮巷、长寮巷等。

“墘”qián:“墘”算是生僻字,比较不容易从字面上去猜测。“墘”的闽南语读音为

KiN2,普通话读音为qián,意思是位置上处于边缘的部分。厦港片区有一条街叫“南溪仔墘街”,因为街的位置在源于南普陀山南麓的小溪的边上。厦门老市区带“墘”的地名还有大沟墘巷、南大沟墘巷、后海墘街等。

“埕”chéng:“埕”,闽南语读音为TiaN2,普通话读音为chéng,意思是门外的小平地或者是院子外露天的场子。中华片区有一条巷叫“麦仔埕巷”,因为该处曾作为晒麦场,故名。同样,厦门六中后方有一巷子叫“打索埕巷”,因为早年该处大埕曾为打绳场地。厦门老市区带“埕”的地名还有钱炉灰埕巷、八卦埕、大埕头巷等。

 厦门曾厝垵怎么读,曾厝垵 怎么读(何谓“厝、寮、墘、埕、崎”)

“崎”qí:“崎”,闽南语读音为Kia2,普通话读音为qí,意思是阶梯。第六菜市场后面

的高地上有一条巷子叫做“三十六崎巷”,因为巷口有石阶三十六级。靠近大同路的棉袜巷旧称“二十四崎脚”。厦门老市区带“崎”的地名还有土崎巷等。

以上这些地名不仅在厦漳泉时常出现,在同样通行闽南语的台湾也可以见到。如苗栗县的田寮,新北市的枋寮,说明了两岸人民的同根同源。

厦门曾厝垵怎么读,曾厝垵 怎么读(何谓“厝、寮、墘、埕、崎”)

此外,“埭”在厦门地名较常用,如后江埭、埭辽路、埭辽水库等,时常听到人将“埭”(标准发音dài)读作“dì”。据查,“埭”没有发“dì”音的记载。民俗专说,“埭”字念错,有些是因为误解而念错,有些则是因为“棣”字与“埭”字在闽南话中的发音相同导致的。还有人说,“埭““地”在闽南话里的发音都与dài音相近,“地”读音为“dì”,“埭”可能受牵连,也被错念为“dì”音;“槟”在厦门地名中有槟榔路、槟榔东里、槟榔西里等。“槟”为多音字,一音发“bīng”,另一音发“bīn”。在“槟榔”一词中的标准读音应为bīng,不是bīn。还有一个严重的错误即“内厝澳”和“顶澳仔”,有些路牌都写成了“内厝沃”和“顶沃仔”,其实应该是澳门的“澳”字。不少人认为这是汉字简化造成的,事实并非如此。虽然这两个字在闽南话的发音中相同,但是字意却有着天壤之别,“沃”,指一方水土肥沃;“澳”,则指海湾,船可以在这里停靠的意思。内厝澳和顶澳仔都位于海边,应用‘澳’字,且读音应为‘ào’。”

“仔”字的发音在厦门也有很大的分歧,有人读“zǐ”,有人读“zǎi”,如港仔后、豆仔尾都有这两种读法,“严格来说应该读‘zǐ’。‘zǎi’的发音是受到广东的影响,由‘打工仔’而来。”范寿春说,闽南话中“仔”字发音为“ā”,是一个连接词,如果发音为“zǎi”则有骂人的意思,因此闽南人基本不将这个字读“zǎi”。此外,筼筜的“筼”标准读音应念“yún”,大嶝、小嶝的“嶝”念“dèng”等等。在厦门带“埔”字的地名很多,如厦

门港的大埔头、中埔头、小埔头,以及五显镇上埔社等。“埔”为多音字,除读“pǔ”外,另一个读音是“bù”,主要用于地名,多数带“埔”地名应该读bù,但有些如前埔等带

“埔”地名知名度较高,大多数人习惯读“pǔ”,应尊重习惯。关于部分厦门地名的发音,有些是从闽南话音译而来,与谐音、土音有关;有些则与历史有关,如梧村、石渭头等,但在历史考证上还有待研究。

2、曾厝垵 怎么读

曾厝垵,拼音念[zēng cuò ān]。其中曾,指曾山;厝,为闽南方言,房屋的意思;垵,土字偏旁一个安,可以理解为入土为安,这里是风水宝地。

曾厝垵,原先只是一个普通小渔村、城中村,自古以来,依托得天独厚的滨海区位、特有的历史遗迹和自然风光,被称为是闽南原生态小渔村的典型代表;如今经过共同缔造,曾厝垵已成长为每年1000万游客心目中的中国最文艺的渔村。

扩展资料:夏门还有另外一个原生态自然村:溪头下,溪头下现在是厦门为数不多的原生态自然村,应该是厦门岛离金门最近的渔村了。溪头下对面就是景州乐园和台湾民俗村,这里的家庭旅馆都很有特色。村子与台湾民俗村相对,与亚洲海湾大酒店比邻,对面即可遥望金门岛,还有大片的阳光海岸、金色沙滩、奇特礁石和古寺进明寺等遗址,对于旅游族来说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与人文优势。住宿、海鲜美食、环岛骑车、下海亲水非常方便,而且白天热闹夜晚安静,更适合私人度假休闲。

3、厦门曾厝垵怎么读

xià mén zēng cuò ān。曾厝垵社区,别名“曾里”,又称“曾家沃”、“曾家湾”,至今已伍佰多年历史。

明朝时,系海澄月港商船之泊地,海澄开往海外的船舶需至厦门查验,停靠于曾厝垵避风候讯。

方言“沃”指泊船海湾,“湾”指舟楫出入港口。曾厝垵胡里山社的胡里山炮台,是厦门港口的要塞。始建于清光绪16年(公元1891年),清代设水师驻守,现存克虏伯大炮为世界之最。曾厝垵村在辛亥革命后,国民党曾在曾厝垵设立“海军航空处”及飞机场。

扩展资料曾厝垵社区原来是个临海的村庄,1956年为群星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与黄厝村建立厦门大学农场,1960年改称思明农场,1966年归属曾塔社,1970年属前线公社前哨大队,1984年改为曾厝垵村委会,1987年9月划归思明区管辖,2003年8月“村改居”为曾厝垵社区居委会。社区下辖曾厝垵社、仓里社、前田社、西边社、前后厝社、东宅社、上里社、胡里山社等8个自然村,10个居民小组,户数1473户,总人口4252人,外来暂住人口5929人,党员105人。村民以前以农为主,兼渔、副业,现大多转岗。

曾厝垵,中国最文艺渔村,为“曾厝垵文创村”的简称。别名“曾里”,又称“曾家沃”、“曾家湾”,位于厦门岛东南部,有兔耳岭之草,太姥山之石,火山岛之礁,自然人文为一体。至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

周边景点包括厦门大学、胡里山炮台、厦大白城、环岛路、南普陀寺、万石植物园等。作为景区的曾厝垵文创村只占0.33平方公里。

4、曾厝垵 怎么念?

曾厝埯的拼音念:zēng cuò ān。曾:音zeng第一音。

因为这个村庄的本地村民大多姓曾的缘故。

厝:cuo第四音。对于闽南人来说就是房子,家的意思了。垵:an第三音。

当地人也把垵第一音读。曾厝垵的意思:其中曾,指曾山,也属于姓氏。厝,为闽南方言,意思是房屋。

闽南很多带厝的地名,比如黄厝、孙厝等等,就是同姓人聚居地。曾厝垵,本是厦门的一个小渔村,现在的曾厝垵虽经过了“村改居”,但因厦门属港口城市,其依托这个得天独厚的海港位置,较好地保留了其特有的历史遗迹和自然风光,真可谓是闽南原生态小渔村的典型代表。扩展资料:佗山之石,可以为厝。

——《诗·小雅·鹤鸣》福建沿海及台湾人称家或屋子为厝(house)。如:话未说完,前厝忽然传来怒骂声。垵,古同“埯”,本意为用土将小坑掩埋起来,因其村中有宗祠、寺庙、教堂等宗教建筑,故而形成悠久的宗教历史文化,这与“垵”“庵”同音就看得出来,颇有几分禅意。

曾厝垵位于厦门。曾厝垵本意为用土将小坑掩埋起来,因其村中有宗祠、寺庙、教堂等宗教建筑,故而形成悠久的宗教历史文化。

本文关键词:厦门曾厝怎么样,厦门曾厝垵在哪,厦门曾厝在哪,厦门曾厝庵怎么念,厦门曾厝埯地址。这就是关于《厦门曾厝垵怎么读,曾厝垵 怎么读(何谓“厝、寮、墘、埕、崎”)》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本文链接:https://bk.89qw.com/a-775121/

最近发表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