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生活 投稿
关于【短尾蝮 短尾鸦雀 短尾信天翁】,短尾蝮,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短尾蝮
短尾蝮(学名:Gloydius brevicaudus)又称草上飞、地扁蛇,剧毒,多栖息于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丘陵地区以及主要栖息于坟堆草丛及其附近。短尾蝮体较短粗,头略呈三角形,与颈区分明显,吻棱明显,尾短,具管牙;有颊窝。头背深棕色,体腹面灰白色,尾尖棕黑色。
短尾蝮 短尾鸦雀 短尾信天翁
形态特征
短尾蝮体较短粗,全长455(391+64)mm。头略呈三角形,与颈区分明显;吻棱明显。
鼻间鳞内缘较长,外缘尖细且略向后弯,呈逗点状;鼻鳞较大,分为前后两片;鼻孔圆形,位于较大的前鼻鳞后半部,开口朝向后外方;鼻鳞与窝前鳞相接,其间无小鳞。上颊鳞1枚,近方形。瞳孔椭圆形;眶前鳞2枚,眶后鳞2(3)枚,下枚眶后鳞呈新月形,弯至眼后下方;颞鳞(2+3)枚;上唇鳞7枚,2—1—4式,第二枚最小且不入颊窝,第三枚最大且入眶,第四枚位于眼正下方,与眶下鳞相接;下唇鳞11枚,左、右第一枚在颏鳞之后相接,前三枚与前颏片相接。

背鳞除体中段最外行平滑外,其余均起棱,21—21—17行:腹鳞135枚:肛鳞完整;尾短,尾下鳞双行,4l对。
具管牙;有颊窝。
生活时,头背深棕色,枕部中央有一浅褐色桃形斑;眼后到颈部有一镶深棕色边的褐色纹,其上缘又镶白色纹;上唇缘和头腹面灰褐色。体背面浅褐色,正背面有两行深棕色近圆形大斑,彼此交错排列,圆斑中央色略淡。体腹面灰白色,密布棕黑色细点(液浸标本颜色变淡);尾尖棕黑色。
栖息环境
栖息于平原、丘陵草丛中,昼夜活动;夏季、秋初分散活动于耕作区、沟渠、路边和村落周围,多利用树洞、鼠洞等现成的洞穴穴居。
生活习性
短尾蝮属晨昏性蛇类。在热天。尤其晚上8时到次日凌晨活动最频繁。
在浙江地区。蝮蛇的活动往往表现出两个高峰。即活动高峰在五六月和10月两次。每日的活动高峰在寒冷的天气是中午12点至下午2点。在炎热天气是晚上8点到下午2点。至于在温暖的春秋两季。每日的活动高峰有两次。分别是白天10点和晚上8点到次晨2点。
这就是关于《短尾蝮 短尾鸦雀 短尾信天翁,短尾蝮》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