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百科生活 投稿

儒林外史中关于周进的迂腐的事件,却是“儒林”中难得的忠厚宽仁之人

百科 2025-10-25 02:19:31 投稿 阅读:929次

关于【儒林外史中关于周进的迂腐的事件】,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儒林外史中关于周进的迂腐的事件:周进虽迂腐,却是“儒林”中难得的忠厚宽仁之人
  • 2、儒林外史中关于周进的迂腐的事件,老儒生周进的可贵品质

1、儒林外史中关于周进的迂腐的事件:周进虽迂腐,却是“儒林”中难得的忠厚宽仁之人

周进迂腐,却忠厚。

这从他对待曾交往过的几个人的态度可知——遭遇相同的,他惺惺相惜;有滴水恩的,他涌泉相报;态度恶劣曾伤害他的,他在发达后并未打击报复。

 儒林外史中关于周进的迂腐的事件,却是“儒林”中难得的忠厚宽仁之人

周进60岁之前很惨,久考不中,吃尽苦头。后来,几个商人帮他捐个监生身份,他拿到乡试资格。之后,他中举人,中进士,做学道,做国子监司业……一路发达,成了高官。

儒林外史中关于周进的迂腐的事件,却是“儒林”中难得的忠厚宽仁之人

升为广东学道时,周进首先想到的是——“我在这里面吃苦久了,如今自己当权,须要把卷子都要细细看过,不可听着幕客,屈了真才。”

这样的与人为善的想法很可贵,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升官只为盘剥百姓——同为山东兖州人的王惠,后者下马伊始就搞得南昌知府“衙门内整天是一片戥子声、算盘声、板子声”,老百姓视新知府为寇仇。

说回周进。

正因有良善之心,周学道见到老而落魄的考生范进,仿佛看到当年的自己,便有照顾之心。

但他并未违反原则乱行事,而是在看了三遍觉得范进文章“是天地间之至文”后,才将其录了头名。

儒林外史中关于周进的迂腐的事件,却是“儒林”中难得的忠厚宽仁之人

而另一个考生魏好古,文章之外,在诗词歌赋下功夫,这与周进只重科考文章的观念不符。但周进也并未因此对他全盘否定,而是在批评一顿后,依然因“文字也还清通”,将他录在第二十名。

且不论周进坚持的重文章、轻诗赋的观念是否正确,也先不管他阅卷评判水平如何,只从他录取范进、魏好古的过程和方式看,他怜贫爱才、为人忠厚、施政公允。

周进在发达前,有个重要经历是在山东兖州府汶上县薛家集坐馆教书。那一年,他曾交往过一群人,包括秀才梅玖、举人王惠,还有学生荀玫及荀老爹等。

当时,梅玖是个年轻秀才,在迎接周进来薛家集教书的便宴上,对周进极尽嘲讽之能事,说“我们学校规矩,老友是从来不同小友序齿的”。小友与老友的差别,在是否通过了秀才考试,没通过,年龄再大也是小友,资格浅、身份低。梅玖虽年小,却通过了秀才考试,是老友,比周进身份高。

儒林外史中关于周进的迂腐的事件,却是“儒林”中难得的忠厚宽仁之人

这还不完,待听说周进是吃斋的,梅玖又拿段子讥讽——“呆,秀才,吃长斋,胡须满腮,经书不揭开,纸笔自己安排,明年不请我自来”,之后还强调说这指的不是周进,因为段子说的是个秀才,而他连个秀才也不是。

梅玖这是直揭周进伤疤,因为他苦熬数十年,到六十岁却连个秀才都不是——只有拿到秀才身份,或花钱捐个监生身份,才能正式参加科考。这也正是周进后来在厦门贡院见到号舍要拿头大撞、痛哭不止的原因,因为他当时连来考试的资格都没有。

儒林外史中关于周进的迂腐的事件,却是“儒林”中难得的忠厚宽仁之人

对周进造成伤害的,除了梅玖,还有王惠。

周进教书期间,举人王惠有一天因雨在他馆中落脚。这王惠是举人,比梅玖身份又高,对教书先生周进更加不客气,连谦让姿态都不做,进门就一屁股坐上首,吃饭也不让,一顿鸡鸭鱼肉后,残羹冷炙扔满地,害得周进“昏头昏脑,扫了一早晨”。

而且,这王惠大吹大擂,说他的文章是神鬼帮做,自己中举是天意,说如果梅玖进个学“就有日头落在他头上,像我这发过的,不该连天都掉下来,是俺顶着的了”。这话的得意洋洋,对连个秀才也不中的周进来说,堪称万箭穿心。

儒林外史中关于周进的迂腐的事件,却是“儒林”中难得的忠厚宽仁之人

在薛家集教书时,唯一对周进还算好一点的是集上的荀老爹,也就是小学生荀玫的父亲。

一是给老师的费用,荀家最多——“只见荀家是一钱银子,另有八分银子代茶;其余也有三分的,也有四分的,也有十来个钱的,合拢了不彀一个月饭食。”

二是荀家曾给周进一点生活上的照顾——“抄了些面筋、豆腐干送在庵里,又送了几回馒头、火烧。”

周进总共在薛家集教书一年,交集的主要人物就是上面几个。

我想说的重点,是等到周进为高官后,对以上众人,有恩的报恩,有仇的却并不报仇。

譬如,对给了他些许帮助和温暖的荀家,后来已贵为国子监司业(教育部副部长)的周进,专门委托出任山东学道的学生范进查访荀玫,“他是个务农的人家,不知可读得成书,若是还在应考,贤契留意看看。果有一线之明,推情拔了他,也了我一番心愿。”

这就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而且他专门强调照顾荀玫的前提是这孩子“果有一线之明”。

儒林外史中关于周进的迂腐的事件,却是“儒林”中难得的忠厚宽仁之人

我们要注意,与之相应的还有一个细节,就是周进点给范进的,只是荀玫一人,并没有提及另外两人——一是对自己曾经大不敬的梅玖,他并未暗示要给这小子小鞋穿;另一个是自己的学生顾小舍人(汶上县衙门里户总科顾老相公的公子,是周进教导他中了秀才),周进也没提。周进为什么不让范进关注自己的学生顾小舍人?我想,原因是顾家当时对这位周老师并不尊敬,证据是梅玖当初笑话周进的段子“呆,秀才,吃长斋,胡须满腮,经书不揭开,纸笔自己安排,明年不请我自来”就是从顾家传出。

其实,以周进后来的身份,让学生范进借山东学道的权力打压梅玖和顾小舍人非常方便,因为二人是秀才身份,正该学道管。

还有那个王惠,在之后考进士之路上,也没听说周进曾使绊子。要知道,那时的周进可是国子监司业,在全国教育界都是有名望有实权的高官,多少人都奉他为老师。他要想给个普通举人使个坏,并非什么难事。

儒林外史中关于周进的迂腐的事件,却是“儒林”中难得的忠厚宽仁之人

能同情范进这样的老贫读书人,能爱惜魏好古这样的年轻有才后生,对于己有小惠的荀家能知恩图报,对曾侮辱他的梅玖、王惠并不打击报复……这就是周进,一个还算善良正直的老读书人。

在“儒林”之中,这已算正人君子,不管是那时,还是现时。

2、儒林外史中关于周进的迂腐的事件,老儒生周进的可贵品质

《儒林外史》:老儒生周进的可贵品质

文 | 慕晚

《儒林外史》里的第二回和第三回讲的是年过六旬、屡试不中的老童生周进的故事。他年年应考,考了几十年,却连一个秀才都未曾中过,还是个童生,为人呆傻呆气,靠着在别人家里做教书先生过活。

周进虽然呆傻,还有些迂腐,但在他身上却仍有可贵的品质。

1

薛家集上的人打算在村口的观音庵办个学堂,想请一个好的教书先生,让家里的孩子有地方上学,夏总甲推荐了周进。

周进已经六十多岁了,曾经考过一个案首,可也无济于事,年复一年参加考试,仍旧是没有考上秀才,曾在顾老相公家给他的儿子当先生。

周进在顾家做西席先生,他对顾小相公却是倾囊相授,顾小相公在他的教导下中了学,即考中了秀才,他自己虽然屡试不第,但兢兢业业做好自己教书授业的本分。

年过六旬的他在观音庵学堂教书虽说是为了糊口,但面对一群顽劣淘气,贪玩溜出学堂外打瓦踢球的顽童,他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耐着性子去教导和管束他们。

儒林外史中关于周进的迂腐的事件,却是“儒林”中难得的忠厚宽仁之人

2

周进在学堂里勉强教了一年书被辞退了,又没有其他谋生的技能,便跟着他做生意的姐夫金有余去省城买货,做了记账先生。

周进在省城闲逛,看见修理贡院,便想进去看看,金有余花了几个钱一同和他进去瞧瞧,周进进去后想起自己一大把年纪还不曾中个秀才,心里酸楚,跌倒在地,迷了心智,昏死过去,醒来后又大哭不止,众人听说了他的事,帮他凑了一些钱,捐了个监生进考场去考试。

放榜那日,他高中了,回到汶上县,“不是亲的也来认亲,不相与的也来认相与”,“忙了个把月”。好像彼此从前都是很熟悉的亲戚朋友关系。

要知道,周进还是落魄的老童生时,曾经受过多少白眼和嘲讽,大家对他的态度是很淡漠的,甚至可以说是嫌弃的。他一朝中举后,乡亲邻里都来认亲、结交、登门祝贺,无论亲疏都来沾光道贺,他忙里忙外招呼,以前的种种不快,他都没有去和别人计较,仿佛没有发生过一样。

3

周进会试过后,不仅考中进士,还升了御史,钦点广东学道,专门请了几个看文章的相公一同阅卷。周进吃过屡考不中的苦,六十多岁因为未中秀才,还遭受别人的白眼和嘲笑,他特别能体会其中的辛酸滋味,所以他能发出这样的感慨:“我在这里面吃苦久了,如今自己当权,须要把卷子都要细细看过,不可听着幕客,屈了真才。”

当衣衫褴褛、冻得瑟缩发抖的范进上前交卷时,周进看了他的卷子认为不太可取,但转念又想到,他五十多岁,考了二十几次都没有考中秀才,着实可怜,便仔仔细细把他的卷子看了三遍,感叹道:“这样文字,连我看一两遍也不能解,直到三遍之后,才晓得是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可见世上糊涂试官不知屈煞了多少英才!”遂取范进第一名。

范进或许没有多少大才,但是他遇到周进,可以说非常幸运,因为周进想着自己也曾屡试不第,自己以往的心酸遭遇,如今当权,做了学道,即使请了几位看文章的相公,自己也要仔仔细细的查看考卷,生怕看了或者看错了考生的卷子,耽误了别人的前途。

儒林外史中关于周进的迂腐的事件,却是“儒林”中难得的忠厚宽仁之人

4

周进后来到京师做了国子监司业,范进钦点山东学道去拜别作为老师的他,他特地叮嘱范进,让他留意自己曾经在家乡教导过的蒙童荀玫,如果荀玫还在应考,“果有一线之明,推情拔了他”,就像他曾经选拔范进一样,“倘有一线之明,也可怜他苦志”。

周进知道乡下人应考的不容易,他曾经深受其苦,也深受其害,所以,当他走出来之后,他感念自己曾经遇到的好人与机遇,但凡有一线希望,他也想帮助别人走向光明。

周进未中高中时,他本本分分做人,兢兢业业当教书先生,倾尽所学去教授学生;他考中举人后,对于往日那些看不上自己、后来又来结交、攀附自己的人都好生接待,照顾周全;他升任学道后,能体恤久考不中的老儒,仔细翻阅考卷,认真选才,怕屈了有真才实学的考生,即便后来在京师做了国子监司业,也不忘给后辈们提供机会。

END

本文关键词:儒林外史周进的人生经历,儒林外史中关于周进的迂腐的事件概括,儒林外史周进受到的屈辱,儒林外史中关于周进的迂腐的事件是,儒林外史中周进的相关故事情节。这就是关于《儒林外史中关于周进的迂腐的事件,却是“儒林”中难得的忠厚宽仁之人》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本文链接:https://bk.89qw.com/a-838651

最近发表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