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百科生活 投稿

万里海疆一座南海旅游岛,万里南海回荡琅琅书声

百科 2025-10-25 04:06:03 投稿 阅读:530次

关于【万里海疆一座南海旅游岛】,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万里海疆一座南海旅游岛:万里南海回荡琅琅书声
  • 2、万里海疆一座南海旅游岛,在祖国万里海疆东端第一岛

1、万里海疆一座南海旅游岛:万里南海回荡琅琅书声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大美边疆

碧海,蓝天,微风,白沙……从永兴学校的教学楼向窗外眺望,一座灯塔在汩汩浪涛中矗立。

教师洪美叔带着孩子们指向窗外:“那是哪里?”

“中国南海!”孩子们大声回答。

西沙、南沙、中沙群岛包含的280多个岛、沙洲、暗礁等,像朵朵睡莲,浮珠般点缀在波涛万顷的南海上。永兴学校便坐落于西沙群岛最大的岛屿——永兴岛上,是中国最南端的学校。

这里虽风景绝美,但高温、高湿、高盐,淡水、蔬菜等物资短缺。“从没想过我能在这里坚持这么久,也没想到,才几年时间,学校的变化就这么大。”洪美叔告诉记者。

普通与特殊

6月,湛蓝天空下,永兴学校的红色塑胶操场跃动着孩子们奔跑的身影,电子阅览室、多功能报告厅、健身室等一应俱全。

“你看,那是我们新建成的教师之家,老师们可以在那看看书、喝喝茶!”

“网络条件越来越好了,5G技术的应用让线上远程课成了家常便饭。”

“以前,教师不够,幼儿园是混龄教学,现在分了大、中、小班!”

永兴学校校长冉兆春兴奋地说:“这几年呀,学校变化太大了!”

冉兆春话锋一转:“不过,你可能觉得,和岛外一些学校相比,这里的条件也挺普通。其实,我们所处的地理环境特殊,能有这样的条件,真的不容易!”

永兴岛隶属海南省三沙市。三沙,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是我国位置最南、面积最大的地级市,同时也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地级市。永兴岛,则是西沙群岛最大的岛屿,是一座由白色珊瑚贝壳堆积形成的珊瑚岛,也是三沙市政府驻地。

2012年7月,伴随着三沙市揭牌成立,当地村民和驻岛工作人员最大的愿望就是办所学校——让孩子们能在父母身边生活读书,而不是到岛外就读,成为“留学”儿童。

2015年12月,岛上唯一的学校——由海南省教育厅和三沙市政府共建的永兴学校正式招生,从此结束了三沙没有学校的历史。

“和一般学校不同,永兴学校是一所集幼儿园、小学、成人职业培训教育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公立学校。”冉兆春介绍,目前,学校有33名岛上居民的子女就读,其中幼儿园在园幼儿24名、小学生9名,教师8名。

刚刚办学时,学校面临不少困难:教学资源匮乏,交通不便;师资力量不足,教师们工作时间长、强度大,尤其在生活上难以适应。“不过这几年可好多了。”冉兆春说。

永兴学校建立之初,师资队伍组建的方式是由海口多所学校派遣支教教师,教师每学期一换,难以保证教学的连续性。

2018年,三沙市与海南省琼台师范学院共建永兴学校,琼台师院对永兴学校进行托管。此后,支教教师通常会签署3年任职协议,协议到期后可自愿申请续签。洪美叔就是在毕业后,由琼台师院委派到学校工作的。如今,她已在学校任教4年半,从初出茅庐的带班教师,成长为幼儿部负责人。

“听校长说,我们即将改造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还要进行智慧教室建设,到那时,孩子们会人手一台平板电脑,在编程课上能直接控制机器人。”洪美叔的眼中闪着亮光。

局促与广阔

三沙幅员广阔,海域面积200多万平方公里,但岛屿面积仅13平方公里,其中,永兴岛面积只有2.1平方公里。“用45分钟就能把全岛走个遍。”洪美叔说。

虽面朝广阔的大海,但生活空间局促,与外界相对隔离,加上师生较少、学校规模小,这里的孩子能享受到与内地一样优质的教育吗?能有宽广的视野吗?

这曾是岛上家长们最大的担心,也是冉兆春一直思考的问题。

“加强对外合作!”冉兆春反复强调的这6个字,打开了学校办学的视野。“这几年,在三沙市和琼台师院的支持下,永兴学校与外界的合作越来越多,不仅和北师大海口附属学校携手,还与上海的黄浦区北京东路实验小学以及北京的北师大实验小学、北京黄城根小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在教育教学、师资培训上实现了借力发展。”

小小的网线,让更多一流学校的教育资源“飘洋过海”来到了永兴学校的课堂。依托海南省教育厅统一为全省中小学提供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学校建设了专门的网站,为每名教师提供网上备课和教学空间。这个学期开始,通过“空中课堂”接收设备,孩子们每周都会上一次线上音乐课、两次线上美术课。

“不再觉得我们是一所孤零零的学校了。”小学部教师王诗媛说。

虽然有来自岛外的帮助,但自身的努力探索更重要。以琼台师院组建的教学指导委员会为引领,计算机教师出身的冉兆春开发了少儿编程课程。“可千万别觉得海岛上的学生学不会,孩子们学得可起劲儿了。为了打字,把拼音学好了,为了编写动画故事,语文也有了提升,对美术音乐的兴趣也更浓厚了,今年学生的作品还在海南省少儿编程大赛中获得了二等奖。”冉兆春告诉记者。

慢慢地,永兴学校的教师们对“广阔”这两个字又有了更深的理解——因地制宜,用好三沙独特又富饶的资源。

结合三沙特色,学校开展了“三色教育”:红色爱国主义教育、蓝色海洋文化教育、绿色环保文化教育,将爱国主义精神、爱护海洋环境和绿色环保理念深深烙印在每个孩子的心里。

“蓝色海洋文化是我们的财富,而三沙就是海洋资源的‘聚宝盆’!”王诗媛说。

“三沙生物资源丰富多样:像唐代僧帽的唐冠螺、高贵鲜艳的红珊瑚、像花朵一样的海百合、蝴蝶般轻盈的蝶鱼、成群的像海水中飞翔的燕子一样的燕鱼……”教师们绘声绘色地说。

“海马是超级奶爸,海龟是岛礁的保护神,神奇的诺丽果能治百病。”冉兆春如数家珍。

除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外,海事局、航标处、邮政局……在三沙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永兴岛上的各单位都积极支持教育,成了孩子们的课外学习基地。

面朝大海那一刻,遥望海浪腾涌、海疆辽阔,感受祖国富强的蓬勃力量,让这里的师生感到无比开阔。

困苦与快乐

“差点崩溃了!”那是2019年的一天,洪美叔记得,因为海边的空气腐蚀性强,宿舍的门坏了,空调也坏了。加班到晚上10点回到宿舍后,发现灯也坏了。夜里热得睡不着,全身是汗,被蚊子咬得浑身是包。突然间,她号啕大哭。

但是,洪美叔从没有真正想过要离开。坚守的信念来自岛上孩子的改变和家长的信任。

班上的学生奇奇(化名)害怕飞机声,一听到飞机轰鸣就又哭又闹。奇奇刚来洪美叔班上时,她的爸爸每天都来学校看看情况。洪美叔对他说,放心把孩子交给我们吧。那段时间,洪美叔在户外活动时总会随身带着耳机,听到飞机声就赶紧给孩子戴上,奇奇哭闹时就把她抱在怀里。慢慢地,她尝试在飞机飞过时领着孩子们一起玩有趣的游戏,转移奇奇的注意力。不久后,奇奇渐渐消除了恐惧。奇奇爸爸直呼神奇:“我们用了这么久也没解决的问题,洪老师只用了一个月。”

2020年,小男孩文文(化名)随母亲下岛,因为要离开洪老师了,他在船上哭了3个小时。就在不久前,文文还打电话告诉洪美叔,上小学后,自己已经读了139本书。

“这里的村民和驻岛工作人员,守护着他们所爱的家乡,而我们要守护好他们的孩子。”洪美叔说,“不仅是我,岛上的每名教师都被这种信念所牵引。”

冉兆春在岛上工作已经3年了,是永兴学校的第五任校长。刚上岛时,他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开玩笑地说,我是中国最南校长,也是最“难”校长。不过如今的他说,虽然已经52岁了,出生在北方,对环境有各种不适应,但却爱上了这里。

爱这里倾心付出的教师。“琼台师院委派到永兴岛的教师,都是学校最优秀的毕业生,他们并非没有其他选择,但仍然选择留在这里。”至今,琼台师范学院已派出10个批次130名支教员工。

爱这里悠久丰厚的海洋文化。“富饶美丽的南海,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也有着与自然共处的鹭港文明。”冉兆春说。

在这里,最让教师们感到快乐的是什么?

永兴岛上有一种植物叫抗风桐,树枝被海风吹断了,可以落地生根,很快便枝繁叶茂。洪美叔说:“当地人都会唱一首叫《抗风桐》的歌,我最喜欢的是这一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天天都是平凡生活,到底为了什么你这样坚定执着,莫非你心中也有美丽梦想,有梦的心永远不寂寞。’每当唱起这首歌,我就为自己火热的青春而感到骄傲。”

冉兆春则说:“每周一早上8点,全校师生都会参加庄严的升旗仪式,看到五星红旗飘扬在这碧海蓝天之间,是我最自豪的时刻!”

“西沙群岛是南海上的一群岛屿,是我国的海防前哨。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孩子们的琅琅读书声,伴着椰风、迎着海浪,在万里南海久久回荡。

作者:本报记者 俞水

《中国教育报》2022年07月02日第1版 版名:要闻

本文来自【中国教育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2、万里海疆一座南海旅游岛,在祖国万里海疆东端第一岛

辽宁丹东獐岛,坐落在黄海北部中国和朝鲜交界海域附近,被称为祖国万里海疆东端第一岛。在这个东西长800米,南北宽不到200米,陆地面积只有1平方公里左右的小岛上,电工杨栋以一己之力,守护小岛用电安全,给岛民和成百上千入岛游客带来便利和清凉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王炳坤、杨钰晨

摄影:杨青

出门向左,穿过一片渔家乐,走两分钟就是海滩。转身折返,回到供电服务站,再往前是一段上坡的砂石路,上行80米便是尽头,来到一处凸起于海面的悬崖上。

站在山海交界的最高点,东西长800米,南北宽不到200米,陆地面积只有1平方公里左右的小岛尽收眼底。近观,滩涂环绕,白浪生花;远看,海天之间,茫茫一片。

万里海疆一座南海旅游岛,万里南海回荡琅琅书声

獐岛全景。

33年,杨栋就在这狭小的空间里兜兜转转。看多了“鲁滨逊漂流记”“孤岛历险记”“楚门的世界”等孤岛故事,他却没有心生绝望,生活过得规律而又充实。

10台变压器、36基高压电线杆、10公里长的架空线路,以及一条5.1公里的海底电缆,都是他日常巡查的重点。127家旅馆饭店、100户普通住宅里的电器、线路,特别是每家每户的共计335块电表,都是他平时工作的点位。

夏天是海岛游旺季,杨栋以一己之力,守护小岛用电安全,给岛民和成百上千入岛游客带来便利和清凉。

入夜,黄海北部风平浪静,昏黑的海面仿佛没有边际。唯有小岛那一簇璀璨灯火,闪耀在祖国海疆东端,让人眼前一亮,暖在心头。

万里海疆一座南海旅游岛,万里南海回荡琅琅书声

7月26日,在丹东獐岛,杨栋在岛上巡查电力设施。

去与留:质朴初心抵御外界繁华

从丹东市区开车1小时到獐岛客运站,再坐将近30分钟客船,才能一睹獐岛的真容。

獐岛位于辽宁丹东东港市北井子镇,距离海岸线4公里。小岛坐落在黄海北部中国和朝鲜交界海域附近,被称为祖国万里海疆东端第一岛。

从海岸线发船,客船能否靠近獐岛的码头,全靠潮汐帮忙。所以要想前往獐岛,客运站每天发船的时间都不一样,几点上岛、出岛,全凭运气。小小的岛屿被大海滋养,也被大海束缚着。

30多年前的獐岛,更像是一座“孤岛”。杨栋回想起小时候,淡水要靠船从内陆运来,全岛用电靠着柴油发电机,晚上9点准时断电,本就不大的海岛,很快就被黄海的夜吞没。

很长一段时间,杨栋喜欢在晴朗天气爬到海岛高处,眺望西南,大鹿岛若隐若现,仿佛是他的同伴。

“要电没电,要水没水,真不是人待的地方。”少年的杨栋,最盼长亮的灯、上岛的船,希望长大了去当兵,离开这块与外界隔绝的“大石头”。

万里海疆一座南海旅游岛,万里南海回荡琅琅书声

杨栋在岛上巡查电力设施。

改变发生在1987年。“户户通电”农网工程修到了獐岛,16岁的杨栋第一次听说海底电缆,眼睛都亮了,第一个报名跟着施工队的师傅干活。看着外来的师傅们敷设电缆,架起变压器,点亮渔家的灯,杨栋一边勤快地打下手,一边留心地又学又记。

没有系统学习和训练,杨栋却把电工基础知识、工作规程掌握得又快又好。一年后,工程完工,师傅们纷纷离开,任凭当地人怎么挽留,也没有一个人愿意待在这个巴掌大的岛上。

眼看着电力设备无人维护,刚刚点亮的海岛又要重回黑暗,初出茅庐的杨栋站了出来,成为国网丹东东港市供电公司驻獐岛村电工。

这之后,大到海底电缆巡护、变压器维护、供电线路检修,小到各家各户电器维修、电费收缴,成了杨栋的日常。

万里海疆一座南海旅游岛,万里南海回荡琅琅书声

杨栋在查看变压器负载情况。

这份工作技术含量高,作业条件艰苦,但更多时候是琐碎和单调。十几岁的年轻人一待就是33年,从少年变成了大叔。獐岛村党支部副书记张吉庆提起杨栋,总会竖起大拇指:“不是一般人!”

其实,“不一般”的杨栋也有自己的“小九九”。干电工头十几年,他还年轻,偶尔出门去趟县城,外面的繁华好多天都在脑海挥之不去。

2000年刚过,奥斯卡获奖影片《楚门的世界》传到了獐岛,从小出生在桃源岛的孤儿楚门不甘束缚,为了自由生活不顾一切逃离孤岛的故事,让杨栋看了一遍又一遍。

这之后,一家经营远洋渔船的公司看中他吃苦耐劳、技术过硬,三番五次邀请他上船当电工,薪酬高又能周游世界,这让他心里“长草”。

准备辞职前的一次作业中,杨栋被海边的蚊子咬了一口,患上了疟疾。

 万里海疆一座南海旅游岛,万里南海回荡琅琅书声

在丹东市住院治疗的9天里,杨栋烧得迷迷糊糊,一会儿梦见自己在大海上远航,巡游各国;一会儿又梦见蓝天下绿色宝石般的小岛,海鸥从他眼前掠过。梦里还时常听到乡亲们喊他赶紧去维修,但到处寻不到他,急得团团转……

退烧后,杨栋闷头就走,直奔码头坐船回岛。那个“周游世界”的邀请,也被他拒绝了。

“在梦里离开过,才明白有很多东西舍不下。”杨栋说,比如这么多邻居,电灯一灭顺嘴就喊“找杨栋”;比如村里的半大小子,一停电总会帮我扛着梯子检查。“别看岛上啥都不缺,一旦断电,大家的生活就像没有亮光的夜!”

走在獐岛蜿蜒起伏的小道上,每路过一根电线杆、变压器,杨栋就会下意识地驻足看上一眼,确认没问题再走。几十年下来,獐岛的电力网络像是他身上的血脉一般,早已成为生命中无法分割的一部分。

苦与乐:只为守护那一簇璀璨灯火

海岛的盛夏,骄阳当头,没遮没挡,气温接近40摄氏度,带着盐味的海风吹在脸上,让人感觉头皮快要爆裂。

50岁的杨栋精瘦利落,皮肤呈现出海岛人独特的黑。戴着安全帽,背着工具袋、绳索、金属脚蹬……负重二三十斤的他,入伏以来平均每天要检查20基电线杆,还要帮十几家渔家乐维修电器,来来回回在岛上步行将近20公里。

从中午到傍晚,他的工作服几乎没有干过。“东北的夏天算是短暂的,最怕的是冬天的漫长。”说起一年四季,杨栋最怕三九天里的巡检。“爬上电线杆,一阵刺骨的海风刮来,一下子就把人打透了。”他说,“如果不是安全绳绑着,冻僵的身体瞬间能从十几米的高空摔下来。”

万里海疆一座南海旅游岛,万里南海回荡琅琅书声

杨栋在岛上维修线路。

守岛累人,有时候也累心。用电事务琐碎,他是供电系统和村民们之间的纽带。30多年抄表收费,他不时面对“我家没用这么多电啊”“这个月电费怎么这么高”的质疑,有的村民把过日子的压力,转移到了杨栋身上。

“只能给大家解释,都乡里乡亲的,吵不得,也急不得。”杨栋早就学会了化无奈为劝解。不过桥归桥、路归路,昨天村民跟他红过脸,今天家里断电了来找,他不计前嫌,脚下跑得飞快。

工作的苦不仅杨栋吃,家人也跟着品。

忙的时候,杨栋妻子还得帮着去抄表收电费。大年三十全家人正吃着饭,一个报修电话过来,他放下筷子就走。“媳妇可不总抱怨吗,那能怎么办?谁家大年三十用不上电不着急?”

慢慢地,杨栋的技术和人品得到了大家认可,只要是电的事儿,大家说得最多的就是“找杨栋就完了”。

2010年,杨栋光荣地入了党,了解了更多奉献和付出的故事,原先吃的苦也慢慢变成了甜,他越来越感受到这份工作带来的存在感与自豪感。

獐岛常住居民227户,将近700人,杨栋是人群中绝对的“主角”。

走在路上,谁都笑呵呵地跟他打招呼,谁手头拎了冰棒、水果,也都抢着往杨栋怀里塞。

万里海疆一座南海旅游岛,万里南海回荡琅琅书声

杨栋在岛上和居民打招呼。

傍晚回家路上,一户户居民点亮电灯,摆开饭桌,总有人招呼杨栋:“进来喝一杯吧,你看你这一天累的……”

电工工资低,日子过得挺紧巴。前些年,看着岛上发展旅游,杨栋心里也跟着痒痒。“我当时也想盖房,开渔家乐,但是没钱啊,就想着在原来的房上加盖个二层吧。”

这个消息一出,杨栋家可热闹了起来。乡亲邻居前前后后送来几十袋水泥,男的来帮忙搬砖砌墙,女的烧火做饭。

杨栋自己都没有想到,原先让人发愁的新房这么快就盖了起来。平日里把大家当亲人、随叫随到的杨栋,换来了乡亲们的真心相待。

现在,尽管多少年的工作生活周而复始,明白自己将在岛上驻守一生,杨栋仍然没有懈怠。每天,当太阳从海面升起一竿多高,杨栋都会准时出门,明媚的笑容挂在脸上。

闭与通:让小岛的梦想不被大海阻隔

獐岛开始发展旅游业后,岛上用电需求陡然上升。原来的3台老旧变压器容量根本不够用。前些年,杨栋凭着多年的经验,走遍了岛上每一处用电设施,计算、画图,设计出变压器安置的最佳方案,之后又挨家挨户走访,说服村民允许在自家门口施工。

万里海疆一座南海旅游岛,万里南海回荡琅琅书声

杨栋在岛上向居民询问用电情况。

电力设施提档升级,让小岛的条件也与时俱进:家家户户洗得了热水澡,吹得了空调,处处都能扫码支付。

现在每到旅游旺季,獐岛一天要接待3000到4500名游客,岛民们在不到4个月时间里,就能挣出过去一年才能挣到的钱。

电力铺就岛民们的致富路,也让杨栋多了一份责任感。

1988年敷设完工的海底电缆,是獐岛唯一的供电主动脉,也最让杨栋挂心。来往的船只在电缆附近抛锚,可能会对因潮汐作用而周期性露出水面的电缆造成损坏。为了不让主动脉受损,他每天清晨都要到海边巡视,确认没有船只停在电缆附近。

“这条单线供电的电缆一旦出了问题,就直接切断了獐岛的电力供应,修复工程最短也要两个月,岛民们如何受得了?”杨栋经常对船老大们说。

此外,他每月根据潮汛还要定期巡检一次海底电缆。巡检当天,他会带上一大包干粮,在大潮退去的滩涂上往返8公里,一脚下去,泥沙直接没到小腿……

万里海疆一座南海旅游岛,万里南海回荡琅琅书声

杨栋在户外给居民更换空气开关。

在杨栋看来,供电不仅关系到村民们的生活与致富,还连通着孤岛与外面的世界,支撑起岛民们的希望和未来。

盛夏时节,一船船游客登上獐岛,他们不仅带来消费,还把外面的信息和生活方式带给了岛民们。

“许多小伙子爱上了拍海景、剪视频,姑娘们学会了做直播、卖海货,哪个不是从外面学来的?”獐岛村党支部副书记张吉庆说,曾经偏僻、封闭的獐岛,如今紧紧跟上了时代的步伐,大家待在这里,完全不会产生与外界脱节的恐慌。

暑假期间,杨栋在丹东高校工作的女儿回到獐岛,帮家里打理渔家乐。采访当晚,她穿着碎花裙,走向父亲每天都要巡视的滨海广场,和游客们一起吹着海风,完全没有了老岛民的羞怯与拘谨。

这几年,村民们惊喜地发现,杨栋身后多了一个“小跟班”。小伙子穿着红色马甲,背着电工包,有板有眼地跟着师傅爬电线杆,修线路。

独守多年,现在终于有了徒弟,这让杨栋颇为高兴。

孤岛不孤,靠的是有人点亮自己,照亮更多的人!

本文关键词:南万海故里,海南万里是吾乡翻译,万里海疆行刘公岛,万里海疆第一碑,海南万里真吾乡全诗的意思。这就是关于《万里海疆一座南海旅游岛,万里南海回荡琅琅书声》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本文链接:https://bk.89qw.com/a-845688

最近发表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