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百科生活 投稿

回忆在下乡插队的日子,回忆下乡插队的日子

百科 2025-10-21 09:45:38 投稿 阅读:2591次

关于【回忆在下乡插队的日子】,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回忆在下乡插队的日子:回忆下乡插队的日子
  • 2、回忆在下乡插队的日子,青春无奈-我的插队记忆

1、回忆在下乡插队的日子:回忆下乡插队的日子

时间过得真快呀!转眼过去了五十年。再过几天就是我离开下乡插队的第二故乡江陵县将台区王场公社马店大队一小队五十周年的日子。

一九七零年二月的武汉,寒冬未尽,我们这批六九届初中毕业生就要离开家乡到一个完全不知的地方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了。离开武汉的那天天气还算可以,一大早同学们在亲人的陪同下来到长江码头,码头上的人非常多,有父母亲,有哥哥姐姐,更显眼的是那些十六、七岁即将背井离乡的同学。轮船启锚汽笛鸣响,码头上哭声一片,船上的同学们有哭有笑的,更多的是逃避到轮船的底舱。

轮船经过二十几个小时的航行来到了沙市码头,大家慌忙的清理好行李下船等待分配,等待生产队派人来接,两小时后接我们的人来了,来者是我们生产队的陈Ⅹ海队长,他赶着一辆驴车拉上我们的行李踏上回家的路,回家的路不远,出荆州西门在向马山方向走,途中经过王场公社所在地,再走四十几分钟就到马店一队了。

生产队事先把知青屋盖好了,座落在去大队部的路边,一个不大的三间茅草屋,门前有个不大的稻场,右侧还有几个小土包。三间屋进门的那间既是堂屋也是厨房,一座土灶上驾着一口铁锅,两侧房屋就是我们的卧室。因为床铺没有安排好,队长让人送来几捆稻草,我们就这样度过了第二故乡的第一夜。

清晨起来太阳已小高了,开门一看稻场上有几个同龄人在玩耍,其中有位罗姓的男孩对我后来的生活非常照顾,我们把他们请进屋坐坐,才知道今天要到他们家吃派饭。吃派饭的日子过后,该我们自己做饭吃了,稻草把子当柴火,大铁锅煮饭,杰作是上层浠,中层生,下层糊的‘三层’饭。开春了生产队的活慢慢的多起来,预秧,扯秧,插秧,扯草,割稻,挑草头送公粮。我们上过堤防汛,修过汉沙公路,挑过塘泥,经历过两年的双抢。转眼到了七一年八月份,那天我正在‘才逢’守水,我的好友罗X富步行一个多小时来告诉我,铁路局来召工了,让我们到江陵饭店报到,真兴运我们小组五人同时召工回汉,而且还分到一个单位。半个世纪过去了,第二故乡的父老乡亲都好吗!

2、回忆在下乡插队的日子,青春无奈-我的插队记忆

十五 春节到了。夜宿小店无证明,偷梁换柱换新生。

回忆在下乡插队的日子,回忆下乡插队的日子

距离春节还有一段时间。东风支渠当阳跑马岗工地上的气氛就开始有怪异起来,到处都是连部、营部、团部宣传“春节不回家,就地闹革命”的大标语

 回忆在下乡插队的日子,回忆下乡插队的日子

广播里面也全部在嚷嚷,就地闹革命,过革命化的春节,整个工地上到处都是的。这一些农民领导知道春节不回家,生产队的社员没有什么问题,主要的问题就是我们知青。一天和平大队民兵连组织我们听有线广播,我们一听,哇塞,原来是我们学校的先进的知青代表马红在广播中发言,也是号召我们知青春节不回家,就地闹革命。

连部还组织知青开会,要求我们每一个知青发言表态,春节不回家,结果没有一个知青发言,搞得领导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这不是很不给领导面子吗?我们知青下乡也将近一年了,我们犯傻啊?去表态不回家,如果到时候溜号回家了,不是给人留下把柄吗?所以大家都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劳资不发言你能把劳资们怎么样?

但是私下里干活、吃饭、休息、睡觉都是一帮一帮知青在蠢蠢欲动,密谋策划,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我们要回家”…是啊,我们迫切需要回家休整,2月份从学生下放修地球。三月东风总渠当民工,5月春耕插秧,7月双枪、10月继续当民工。民工的日子那是相当的悲催,奔跑吧兄弟,兄弟们早已不能奔跑了。大家身心都是极度的疲惫呀。回家,回家,已经是当时知青中间不可阻挡的潮流。胆子大,腿脚快的已经溜号拜拜啦。

春节前三天,工地上民兵营领导顺应历史大义,宣布春节放假即日遣散。话音未落。本大队工地顿时炸营一般,不到半天时间300多号人的住宿点,已经空无一人。我和四队赵学胜自愿组合在一起,冒着漫天的雨雪踏上了回家的归程。

跑马岗到当阳半月镇有一条机耕路,就是现在叫半王县道。此刻北风呼啸,天下大雨,奇怪冬天怎么会下大雨?路上全部是半尺深的稀泥,身上全部被大雨淋湿,越走越慢。感觉回家的路如此艰难。

赵学胜一个背包轻装,我却是重装备。挑了一副担子比农民还像农民,除了行李,还有我们带去工地剩下的大米。当时散团的时候,大米没有人愿意搬运,只好自己装入担子里面。这不是有一点二百五呢?大家都不要你就要,你扔掉不就什么事情都没有了吗?

记不清棉衣湿了多少次,滑了多少跤?真比在东风渠挑大坝都累。赵学胜身体结实,多次帮我挑担子,就这样踉踉跄跄,达到当阳半月镇的时候,已是月黑风高十一点。此地距离我们的知青生产队还有20公里,我和赵学胜说:今天体力消耗太大,饥肠辘辘,实在不行了,就在这里住一夜,明天再说吧。

回忆在下乡插队的日子,回忆下乡插队的日子

70年代的半月镇和我们的问安镇一样,就半条街,顺着街道很快找到唯一一家旅馆,一个10支光的昏暗灯光泡在寒风中摇曳。当我们看见这盏灯的时候,就像在茫茫大海中看见革命的灯塔一样。

值班人员一席话,却让我们掉进了万劫不复的深渊。住旅馆,证明或者介绍信拿来?我们知青就是修地球的民工一个,哪里有什么证明啊,拿一个先进民工奖状证明一下怎么样?不行。看见我们大有不住旅馆不走的架势,值班员指指街对面一个亮着灯光的窗口说:你们去找负责领导吧,领导同意也可以。

我耳语赵学胜:先过去就说我们是修当阳东风渠知青,春节回家,来不及开证明,工夫不大,赵学胜回来,对我摆摆手,轻声说:不行,那厮不答应。那就只有我再去啦!同志,我们是…,话还没有说完,房间里面那厮就急不可耐地说:不行,不行。啪的一声关上了半开的窗子。

怎么办?这活人不能让尿憋死。回来的路上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我心里油然而生。我他妈的大摇大摆地走到值班员跟前说:还是领导有水平,领导说了:东风渠二干渠是我们当阳县的重点工程。你们知青修东风渠水利下来,可以特事特办,要你安排。

店小二一听,看了我几眼终于没有说什么给我们安排了住房,住进房间后,赵学胜悄声问我:袁星火,你很有一点板眼了,快说说你是用什么办法让那个领导同意我们住的?我说:狗屁,那个王八蛋哪里会答应我们住呢?都是我临时逼服了急,狸猫换太子,自己瞎编的。像不像渡江侦察记,我英勇的解放军侦查员胡糊弄国民党反动派。哈哈哈,一时间两个人笑得在床上打滚。

一年后,我上调到一个三线的工程。第一次拿到出差证明的时候看了又看鸡冻不已:兹有我部工作人员,前往某地执行任务,望各地军警放行,并协助执行为盼。落款是: 第某某某某工程指挥部。

你大爷的,俺当时就想有这张正明,那个鸡毛旅店的还会拒我们千里之外吗?

十六 烤“ 乳猪”。

春节知青烤“乳猪”,过年社员泪长流

烤乳猪据说是一道非常名贵的菜肴,是富人土豪享用的一道大菜。不知道为什么?我们这一些穷得叮叮当当的知青也在那个时候就享用了这一道大菜?

回忆在下乡插队的日子,回忆下乡插队的日子

在半月住了一宿以后,我们像败兵一样地回到了生产队。这个时候距离春节的时间已经没有几天了。我们这到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的玩了一年,年终分配好像没有几个大毛,但是当时的宜昌的春节的物资供应灰常的紧张,俺们在乡里面混了一年,总要带一点的什么革命的成果吧?

我们找到了队长老李,要过年了队长也变得柔和了,对啊是啊!你们知识青年到农村来了一年了,在我老李的治下表现还算中规中矩,这样吧,老李说我来想办法。当时说穿了最重要的物质就是有一点猪肉,农村嘛过年杀猪是中国农民的传统,农村里面是宁可累一年,不能累一天。

但是几天过去了。我们等老李给我们的猪肉连一根毛都没有看见,眼看腊月三十就要到了,隔壁的知青要就跑了一个精光,我们几个一起找到老李。但是生产队里面也没有养猪,养猪都是社员家里面的自己的行为,老李不知道用了什么办法,终于找到一家姚性社员,同意杀猪。过年杀猪我们都去看了看,一看哇塞,这只猪很袖珍啊,大概只有三十斤左右,根本就是不到出栏的状态,老乡一边杀猪一边流泪,看的我心里都是有一点酸酸的。

我们这是吃的是烤乳猪啊。离开生产队的时候,已经是大雪飘飘了,1971年的春节我们四个知青匆匆的搭乘问安到马店的班车,冒着满天的飞雪,带着几斤烤乳猪和糍粑之类的农产品,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回忆在下乡插队的日子,回忆下乡插队的日子

回到久别的宜昌,大家那是一个高兴啊,和平大队的所有的知青都来了一个大串门和大拜年,大家互相祝贺新春,述说一年的艰辛。希望来年能有好的消息。说得最多的还是在东风渠二干渠的事情,在当时的政治高压下面,大家能够全身而退。有同学说:你知道不知道,当时的先进知青代表,号召我们春节不回家就地闹革命的哪一个同学,她就是我们学校的女知青马红沙,后来听说她比我们都先回家。

回忆在下乡插队的日子,回忆下乡插队的日子

【下乡一年回宜昌的拍照纪念】

怎么又是女知青啊?我们和平大队的二个先进女知青,已经把我们比划的不成样子啦,这里又来一个县级先进知青,还要不要我们活啊?我的心里很有一点愤愤不平,决心找这个号召我们春节不回家,就地闹革命的先进女知青过过招。就像我们在二干渠对付帮助民工洗衣服的先进知青周继红一样。

十七 心态决定成就,适者决定生存。

春节在家里多呆了几天,回来李方义队长大发雷霆,把我骂了一个狗血淋头。哈哈,骂就骂吧,我们就装傻假听一副虔诚的样子。要想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生存,自己的心态首先就要像广阔天地一样,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我在农村的时候很有一点唐吉坷德的精神,经常被队长骂了,自己找一个地方高唱国际歌歌。农村都是集体劳动,插秧的时候,大家都疯一样地往前赶,然后把你的屁股后面插上秧。枝江农村当时叫关笼子。这说明你干活不行,是要被人耻笑的,社员们经常关我们知青的笼子,然后在后面笑得嘎嘎的。我们要的就是这效果,我们自己也笑的呱呱的。这样我们就可以少干农活了。

我就是一个病秧子呈什么能?就在和平大队团支部号召我们知青向先进知青周继红和易大英学习的时候,我们内部也开会通过了一个消灭自尊心的运动。我们有的时候有一点疯疯癫癫的,管50-60岁的大爷叫哥,队里人看见我们干活慢,也给我们取了一个外号:“稳当”,这里暗暗指我们知青像牛一样,干活慢,哈哈,我们焉能不知道这样的比喻,但是装傻充愣,外号算什么你叫我就答应。所以社青的关系处理的蛮好的。

在二干渠的时候,知青的将这种的办法发扬到了极致。当时农民有笑话知青说:吃饭打冲锋,干活磨洋工,拉屎一点钟。就是说知青故意磨洋工。那样一种强劳动,如果不想死得快,就要想办法。就要磨洋工,干活去冲锋,那你距离挂了就远了。俺有时候干活的去一趟厕所,我去,全是知青待在里面,大家还互相来一支烟,交流交流磨蹭的秘诀。你有你的千条计,劳资有劳资的老主意。

本文关键词:回忆下乡插队的地方,回忆下乡插队下地干活的往事,回忆在下乡插队的日子作文,下乡插队时的快乐日子小说,下乡插队日记。这就是关于《回忆在下乡插队的日子,回忆下乡插队的日子》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本文链接:https://bk.89qw.com/a-861126

最近发表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