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生活 投稿
关于【上巳节是几月几日】,上巳节每年都是公历几月几日,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上巳节是几月几日:清明节丨三个节日交融而生,关于上巳节、寒食节,你了解多少?
- 2、上巳节是几月几日,上巳节每年都是公历几月几日
1、上巳节是几月几日:清明节丨三个节日交融而生,关于上巳节、寒食节,你了解多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 · 杜牧《清明》
清明节,既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又是一个美丽的节气。通常在每年公历的4月4日至6日之间,但4月5日最为常见。
提到清明,有人会思念故去的亲人,前去祭奠;也有人期待的是这三天的假期。
但其实,清明节却是由三个节日相融而成——上巳节、寒食节、清明节。
图片源自网络
清明,最早只为一个节气,是春季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春时节正式开始。
清明时节,天气回暖,鸟语花香,天气清澈,景物明晰,故称为“清明”。
清明分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
清明时节,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回到了地下的洞中;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
宋代的《岁时广记》中,“清明”已成为独立的条目列在“寒食”之后,说明宋代“清明”已是一个独立的节日。
图片源自网络
上巳节,又称“三月三”,是我国一个非常古老的节日,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形成。
最初上巳节的主要活动是祭祀高禖,“禖”同“媒”,是古时的情人节。
古时汉族少女到了15岁,要在此日举行成人礼,所以也称“女儿节”。
周代,有在此日水滨祓禊的习俗,在水边沐浴,以除不祥。汉朝时,将此日定为节。
魏晋时代,上巳节逐渐演化为皇族、大臣、文人雅士们临水宴饮的节日,派生出曲水流觞之习俗,举世闻名的《兰亭集序》由此出世。
到了唐朝进入辉煌时期,宋朝开始衰落,渐渐并入清明节。
图片源自网络
寒食节,又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是中华大地上延绵了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
晋文公为感念忠臣之志,将其厚葬,并将放火烧山那天定为寒食节。
在那一天,民间禁止用火,寒食一天,以纪念介子推的忠诚。
于秦汉时期兴盛,唐玄宗时期增加祭祀先祖的内容,宋代后渐渐融入清明节。
2007年12月,国务院正式把清明节定为法定节假日。
在这一天,人们会去祭奠先祖和已故的亲人,还会进行踏青、插柳、放风筝等野外活动。
图片源自网络
清明节——以茶为祭
在古时,茶不仅是一种饮品,还可作为祭品,在祭祀活动上有着重要的位置。
无论是尊天敬地,还是拜佛祭祖,都会选用最好的茶叶,以表虔诚与敬意。
《蛮瓯志》中记载“崇收茶三等:待客以惊雷荚(中等茶),自奉以萱草带(下等茶),供佛以紫茸香(上等茶)。盖最上以供佛,而最下以自奉也。”
从记载中不难看出,人们对以茶为祭的普遍和重视程度。
现在许多南方地区,仍然保留着清明节用茶作祭的习俗,在祭祀之时给先祖或已故的亲人“敬茶”。
图片源自网络
清明节——闻香采茶
对于茶人来说,清明这一天,另有独特的意义。
春茶的采摘,自清明时节为一个节点。
清明节前采摘的茶叶为明前茶。清明节后直至谷雨前采摘的茶叶为雨前茶。
也就是说,清明过后,正式的进入雨前茶的采摘期。
人们总认为明前茶比雨前茶要好,其实,各有各的特点,都令人十分期待。
图片源自网络
清明节——品茗饮茶
清明时节,出游踏青,必然少不了一杯香茗。
古时,文人雅客们曲水流觞;如今,茶人们踏青品茗。
山青青,水潺潺,一杯温茶溢出缕缕清香。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沉醉山野之境,品饮世间香茗。
2、上巳节是几月几日,上巳节每年都是公历几月几日
上巳节到了,三月三是啥日子?为何说这天宜晴不宜雨?上巳节,即农历三月第一个“巳日”,俗称三月三。在民间有“三月三,轩辕生”的说法,因此这天又是黄帝的诞辰;同时,这天还是真武大帝的寿辰,又是王母娘娘的蟠桃会。这样的好日子,下雨就有点扫兴了,影响大家举办各种活动。当然了,这只是说笑而已,毕竟天要下雨属于自然现象。但是,我们从不少关于农历三月三的天气农谚俗语上,可以看出,这天确实宜晴不宜雨!
农谚:“前怕初三雨,后怕十六阴”。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农历三月前几天有雨,那么,这个月上半月就阴雨连绵,晴天比较少。下半月十六阴天,那么下半月晴天就少,阴雨连绵天就多。而三月三这天如果下雨,那么,上半月有可能出现连雨天。
在这个暮春天气回暖时间段,种子发芽、禾苗生长、瓜果结果等,不仅仅需要水分,也正需要温度,而连雨天会造成低温冷害,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并不利。老话说:“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在北方来看,农历三月三还没有过霜期,作物怕连雨天带来倒春寒低温冷害问题,影响农作物丰产丰收,所以,才有农谚“前怕初三雨”一说。比如俗话说:“三月三的雨,冻死稻田秧”,也是怕连续性降雨带来的低温冷害,冻死稻田秧苗就绝收了。
俗话说:“三月初三太阳笑,陈米谷子没人要”。以精神崇拜来说,这天可不是一个普通的节日。这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的祭祀方式,驱除灾祸洗去身上的晦气,称为“祓禊”。而且相传这天不仅是轩辕皇帝的诞辰;又是保佑人间太平,降妖除魔真武大帝的寿辰;而且还是王母娘娘蟠桃会……可想而知太阳是该笑还是该笑呢?
话说回来,这句俗话的意思是说,三月三是大晴天,预示着今年农业好收成,陈芝麻烂谷子都没人稀罕了。像这样类似的俗语老话还有:“三月初三晴,树上挂金银”,说的是三月三晴天,暖春有利于果树挂果,可不树上挂金银么?“三月初三晴,遍地是金银”,说的是三月初三这个阶段,暖春有利于农作物的丰产丰收,田地生粮食变金银!
虽然民间关于天气变化的农谚俗语,并不一定准确,还有一定的俗语局限性,但是,在有些地区,还是有一定的概率性。毕竟,这可是前人们根据以往的气象变化总结而来。这里关于三月三宜晴不宜雨的意思,说白了并不是怕三月三这天下雨,而是怕在农历三月三这个暮春时间段,受到南北气流对冲影响,出现阴雨连绵的天气,进而出现倒春寒的气象灾害,对于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在民间广为流传,三月三宜晴不宜雨的说法。现在有提醒农民注意预防低温冷害的问题,确保五谷丰登。
本文关键词:每年的上巳节是几月几日,2023上巳节是几月几日,寒食节是农历几月几日,上巳节是几月几日,寒食节是几月几日。这就是关于《上巳节是几月几日,上巳节每年都是公历几月几日(清明节丨三个节日交融而生)》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 上一篇: 清明祭英烈手抄报,祭英烈手抄报报内容
- 下一篇: 小海穴位及作用,小海穴的妙用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