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生活 投稿
关于【渡荆门送别拼音版】,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渡荆门送别拼音版:李白的这首送别诗,写得如此壮美雄健,送别的谁?
- 2、渡荆门送别拼音版,渡荆门送别原文及译文
1、渡荆门送别拼音版:李白的这首送别诗,写得如此壮美雄健,送别的谁?
我们欣赏唐诗宋词,其中就有很多送别的诗。送别的诗一般都有主人和客人,或者还有饯行、祝酒之类的。但是我们读李白的这首诗题目里有送别二字,但是诗里却没看到一个人,这算不算是送别诗,如果是,那到底是谁送谁呢?
这首诗就是《渡荆门送别》。诗人从四川出发,到外地漫游。船从三峡出来,到了湖北的荆门,于是他把旅行的感受记下来。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从小在蜀地,那里山地多。船出了长江三峡峡口,来到荆门,眼前一下子开阔了起来,这种感觉是很震撼的。李白不愧为写诗的高手,他把这种场景的变换写得非常自如,境界又十分的宏大,让我们读起来也顿生豪情。
来从楚国游,就是到湖北、湖南那一带去漫游。李白素来喜欢屈原,诗风浪漫豪放,就受有屈原的影响。另外像武汉的黄鹤楼,那是很有名的,作为诗人,如果没有留下吟咏名楼的诗作,那也是一个遗憾。何况湖北、湖南那里还有丰富的楚文化。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句诗写得非常有气魄,好像有一种力挽乾坤的力量。人坐在船上,两岸的山渐渐退去,渐渐消失;船在江上,人和大江又慢慢地进入平原,毫无阻隔地奔向远方。
这里李白是写的白天的景色,后来杜甫有一句是写夜景的,星随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其气魄可以与之比美,不知道是不是受到李白的影响。
长江到了荆门,流速就慢了,已是波涛不惊,因此月亮的影子清晰可见。在江面上,它就如一块从天上飞落下来的镜子。
云彩也在不断地变化,它铺向天边,无比宽阔,有些层层叠叠地堆起来,形状就像是空中的楼台。可在三峡里水流湍急,只可以见得到一线天的。
尾联是点题之句,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这长江是从李白家乡流过来的,李白走得再远,都有这条江水陪着,都有它为自己送行。
此句诗人不写自己思念故乡,反而从对方故乡作笔,写江水一路恋恋不舍地送行。这种曲笔的运用,更加突出了诗人的怀念惜别之情。
后来诗人有着类似的句子,如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但是心情都非常地明快轻松,在这里诗人如此年轻,反而觉得伤感了起来。
读到这里我们才明白,诗里没有写到一个人,主人客人都没有。送别的对象原来是诗人自己,是故乡的江水浩浩荡荡,把诗人一直送到荆门外,送到楚文化的发祥地。
这个谜到这里才解开,原来送别的是诗人自己。难怪清人沈德潜认为诗中没有送别的意思,诗题中只前三个字就可以了。
此诗是李白写的青年时期出游情况。诗人年轻气盛,诗作也是风格雄健,想象诡奇。特别是颔联、颈联,充满了浪漫情调,成为了写景抒情的名句。全诗用高度凝练的语言,表达了深深的河山之爱和浓浓的思乡之情。
2、渡荆门送别拼音版,渡荆门送别原文及译文
渡荆门送别拼音版?原文:dù jīng mén sòng bié渡荆门送别-唐朝-lǐ bái李白,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渡荆门送别拼音版?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渡荆门送别拼音版
原文:
dù jīng mén sòng bié渡荆门送别-唐朝-lǐ bái李白
dù yuǎn jīng mén wài ,lái cóng chǔ guó yóu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shān suí píng yě jìn ,jiāng rù dà huāng liú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yuè xià fēi tiān jìng ,yún shēng jié hǎi lóu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réng lián gù xiāng shuǐ ,wàn lǐ sòng háng zhōu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翻译:
乘船远行,路过荆门一带,来到楚国故地。
青山渐渐消失,平野一望无边。长江滔滔奔涌,流入广袤荒原。
月映江面,犹如明天飞镜;云彩升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
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不远万里送我行舟。
本文关键词:渡荆门送别拼音版译文,渡荆门送别拼音版注释,渡荆门送别拼音版,渡荆门送别拼音版古诗对照翻译,渡荆门送别拼音版朗读。这就是关于《渡荆门送别拼音版,李白的这首送别诗》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