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生活 投稿
关于【贾谊的政论文代表作】,昨天学习强国四人赛猛增194题,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贾谊的政论文代表作:历史上关于秦始皇的著名政论文不可轻信,需使用确实史料审慎分析
- 2、贾谊的政论文代表作,昨天学习强国四人赛猛增194题
1、贾谊的政论文代表作:历史上关于秦始皇的著名政论文不可轻信,需使用确实史料审慎分析
中国历史上,有关秦始皇的一些著名政论文章,如西汉贾谊的《过秦论》、唐代柳宗元的《封建论》皆有失偏颇。
贾谊是西汉初著名政论家、文学家,鲁迅曾称他与晁错的文章“皆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过秦论》是贾谊的代表作之一,不仅气势磅礴,文采斐然,而且论证严密,说理透彻,堪称千古名篇。《过秦论》主旨在于分析“秦之过”,鲜明地提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中心论点,其目的是提供给汉文帝作为改革政治的借鉴。正如作者在文尾揭示那样: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过秦论》是优秀政论文章,不是信史,然而,对于秦国历史缺少了解的人来说,《过秦论》就是秦国历史的真实和对秦政之失的客观表达,对人多有误导。
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意思是说,到始皇的时候,发展六世遗留下来的功业,以武力来统治各国,将东周,西周和各诸侯国统统消灭,登上皇帝的宝座来统治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威风震慑四海。六世,指秦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六代。然而,称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不够确切。应该是“奋七世之余烈”,包括秦献公。
从秦穆公以后,在其他诸侯国进行封建改革的时候,秦国依然维持旧的奴隶制,使得秦国的社会发展落后于其他诸侯国。自秦厉公以后,即躁公(公元前442年至前429年)、怀公(公元前428年至前425年)、灵公(公元前424年至前415年)、简公(公元前414年至前400年)、惠公(公元前399年至前387年)、出子(公元前386年至前385年)几代国君统治时期,秦国日趋削弱,不断遭到外部打击,军事上屡屡失败。即秦孝公所说的“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
从公元前413年(秦简公二年)起,秦国就受到魏国攻击。这一年,魏大举进攻秦国,一直打到郑(陕西华县)。次年,魏国军队又占领秦的繁庞(陕西韩城东南)。公元前409年,(秦简公六年)到前408年(秦简公七年),魏将吴起率兵攻取秦国的临晋(陕西澄城南)、洛阴(陕西大荔西)、郃阳(陕西郃阳东南)等城。魏国取得河西数城后,在战略上具有重要意义。原来,秦和魏本以黄河为界,在河西,魏国只有黄河边.的少梁(陕西韩城西少梁村)一城。但魏国取得上述一系列胜利后,河西之地全部归魏占有。魏设河西郡并筑城,派吴起守河西,成为插入秦国领土内的一把利剑。据记载,吴起“守河西,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余则均解。辟土四面,拓地千里”。在这种情况下,秦只能退守洛水,沿河修筑防御工事,建重泉城(今陕西蒲城)固守,与魏军对峙。秦国几次反攻均以失败而告终。魏据河西,遏制秦的扩张,成为秦心腹之患。
守旧势力长期把持权柄,抱残守缺,极大地阻碍了封建制的发展,使秦国与致力于改革的其他诸侯国相比明显落伍了,这是秦国连续六代被动挨打的根本原因。
秦献公即位,意味着新兴的地主阶级取得政权。他在位二十三年,是秦国奴隶制彻底改革,封建制逐步确立的标志性人物。秦献公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是正式废除人殉制。献公元年,就宣布“止从死”,正式明令禁止人殉制。虽然在秦穆公死时,这种野蛮的殉葬制度,就已受到人们的谴责,但在二百余年内,由于旧势力的强大和顽固,人殉制被没有被废除。废除人殉制度,对于赢得人心,提升国家形象,吸引东方列国人才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编制户籍。秦献公即位后十年,将全国人口按五家为一伍的单位编制起来,称为“户籍相伍”。这一编制具有重要意义,它取消了国人与野人的界限,凡秦国统治下的人民一律编入“伍”,在法律上承认了国人与野人处于同等地位,以便于征兵作战和相互监督。
三是迁国都。秦献公即位后,就将国都从雍迁往栎阳,下决心战胜魏国,经营东北。因为关中东部的黄河西岸已被魏国占领,秦国要发展必须先把魏国赶出河西,而秦都雍远在关中西部,有鞭长莫及之感。栎阳在今陕西临潼栎阳镇东北12.5公里的武家屯附近,离魏国很近,又是商业贸易繁盛、战略要冲之地,史称“东通三晋,亦多大贾”,有利于同魏国的军事斗争。
四是推行郡县制。早在春秋时期,秦国就在边远地区设置带有军事性质的县,如“(武公)十年,伐邽冀戎,初县之;十一年,初县杜、郑,灭小虢。”战国初期,随着领地的变化,秦国不断增置县,如公元前456年就设频阳县,公元前389年又在陕设县。到秦献公时,又集中地设了数县,如公元前379年把蒲、蓝田、善明氏改建为县,公元前374年在栎阳设县,当时栎阳是秦国首都,在首都设县具有特殊意义,说明秦惩以周弊,下决心废除诸侯分封制,实行县制,这为秦并天下后推行郡县制,实行大一统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作了准备。
五是允许商业活动。秦献公七年,“初行为市”,明令允许在国都内进行商业活动,这与奴隶制下的“工商食官”有本质的不同,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也为商业资本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六是军事斗争取得初步胜利。在秦献公的治理下,秦国经济和军事实力明显增强,同魏、韩、赵的军事较量,已由失败转向胜利。秦献公十九年,秦国出兵向韩、魏进攻,大败韩、魏联军于洛阴。秦献公二十一年,秦军深入河东,在石门与魏国大战,斩首六万,取得大胜。公元前362年,秦国趁魏国与韩国、赵国大战之机,进攻魏国,在少梁大败魏军,取得庞城,俘获魏将公孙痤。
秦献公卓有成效的改革和军事斗争,为商鞅变法做了铺垫,是秦国图强的基础。因此说,秦始皇应“奋七世之余烈,吞二周而亡诸侯”。七世中,论作用和贡献,除了秦孝公、惠文王、昭襄王,其他秦王如“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都无法与献公相比,况且献公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对秦国影响深远。
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道:“三主之惑,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当此时也,也非无深谋远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指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也,——忠言未卒于口而身糜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阖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将秦始皇与胡亥、子婴混为一谈,对秦始皇有失公允。
秦始皇统一天下前后,还是善于集思广益、倾听各种意见并察纳雅言的。
例一:秦始皇对尉缭的军事才华十分赏识,对尉缭恭敬备至,不仅让他享用同自己一样的衣服饮食,而且秦王在尉缭面前常常表现得十分谦卑。尉缭不主张轻易挑起战争,即使诛乱禁暴,也主张尽可能保持社会秩序安定,以至于兵不血刃而天下亲。他认为士气的高低,决定着战争的胜负,“必先礼信而后爵禄,先廉耻而后刑罚,先亲爱而后律其身”,体现了儒、法诸家合流的历史趋势。在分析天时、地利、人事之间的关系时,指出“举贤用能,不时日而事利;明法审令,不卜筮而获吉;贵功养劳,不祷祠而得福”,他反对卜筮迷信,强调人事作用,体现了唯物主义思想。他提出不要吝惜财物,向各国掌权的豪臣行贿,破坏其联合之策,离间其内部关系,这样做,不出三十万金,则诸侯可尽,以离间计瓦解诸国合纵。他还总结了行军作战的一般原则、阵战的规则、军阵的形式以及军事纪律、相互监督等方面的内容。尉缭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对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从秦始皇时代统一战争的过程看,尉缭的军事思想得到了较好的贯彻,也大大加速了秦国统一天下的步伐。比如,重用良将,用离间计瓦解合纵、铲除敌将,没有大规模坑杀降卒,以和平方式占领齐国,严肃军纪等,都贯穿于统一战争的过程之中。
例二:韩国的“疲秦”阴谋败露后,秦国的宗室大臣因为权力和利益的关系,也早已对在秦国的客卿不满,便进一步煽动说:“来自各诸侯国的客卿没一个好东西,都是为自己的国家而奔走,不如将所有的客卿统统赶走。”秦王政听从了这些意见,下了“逐客令”。闻此,包括李斯在内的从东方各国来秦的客卿皆惶恐不安,李斯为了保住自己在秦国的地位,赶紧写《谏逐客书》,上书秦王政。李斯虽是无节的政客,但才华横溢,是个文章大家,这篇《谏逐客书》写得出奇的好,文采斐然,说理透彻,打动人心。秦王政看见《谏逐客书》后,立即改变主张,撤销了逐客令。李斯不仅因此官复原职,而且以后更为秦王政所倚重。秦国仍旧保持着吸收并大胆使用外来客卿的传统,外来客卿也在秦国统一天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秦王政原本就是个爱才、惜才、用才的君主,对待一切服务于秦国的能人(大罪者除外),包括一些有过错或地位低的能人,他都能够包容和尊重。比如:对待统兵伐楚大败而归的李信将军,对待韩国奸细、水利专家郑国,对待出身微贱的姚贾和用尖刻语言斥责秦王政的焦茅,甚至在那个蔑视商人的时代,他对待大商人也很尊重。乌氏倮以畜牧发家,搞贩运牲畜贸易,“畜至用谷量马牛,秦始皇令倮比封君,以时与列臣朝清”;巴蜀寡妇清,世代以丹穴为业,家亦巨富,“秦始皇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
例三:秦始皇时期,每临大事,都要召开朝廷会议,亦即廷议,与会者既有大臣,也有诸生博士,在廷议上都可以敞开心扉,直抒胸臆,但几乎无人因言获罪,最后由始皇决断。如秦王政在秦军攻克燕国上都蓟城后,开始筹划进攻楚国的军事计划。在廷议中,秦王与诸位大臣将军纵论亡楚大计。
例四:始皇二十六年,王绾以丞相身份协助始皇主持了新建王朝的第一次朝廷会议。王绾率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确立了秦王朝的基本政治制度——郡县制,这种地方行政体制模式,对后世影响深远,为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在如何推行郡县制问题上,王绾和李斯有严重分歧。王绾在始皇二十六年的第二次朝廷会议上,向始皇提出了“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母以填(镇)之,请立诸子”的建议。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唯独李斯反对。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不能禁。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也认为李斯言之有理,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遂分天下以三十六郡。
例五:秦始皇对大臣、谋士的激烈言辞也很能包容。公元前213年,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仆射周青臣进颂曰:“他时秦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始皇悦。博士齐人淳于越进曰:“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闻也。今青臣又面谕以重陛下之过,非忠臣。”面对博士淳于越的严辞深责,秦始皇并未恼羞成怒,而是令臣下各抒己见。反倒是已为丞相的李斯,见淳于越当众反对秦始皇建立郡县制,影射自己阿谀逢迎,不是忠臣,非常气愤,便有意偏离主题、扩大事态,抓住淳于越主张主张“师古“的言论大做文章。
秦始皇之独断,是建立在集思广益基础上的独断,虽有决策失误,这与时代局限、个人价值偏好有关,但秦始皇不禁人言,几乎无人因言获罪,不存在大臣、博士噤若寒蝉的问题。我对汉朝史学家著秦史,记载说秦始皇因人进谏而连杀几人,深表怀疑。后朝抹黑前朝,以证明本朝执政的合法性,无需论说。
柳宗元是唐代文学家,《封建论》是他创作的一篇政论文章,目的是针砭时弊,抑制藩镇。郡县制与分封制有本质不同。金景芳指出,分封制的原型是“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受封的对他所分得的土地都有直接统治权。食邑则不然,只是指定某一地的赋税作为某人的收入。至于某地的统治权,仍有君主派人去执行,食邑者不得干预。郡县制,封君列侯仅享有食邑租税之权,而且还要受所在地的地方官监督和管理。地方官无论血统,由朝廷任免,直接对朝廷负责,不存在世袭罔替,最大限度地解决了诸侯势力不断膨胀尾大不掉甚至与朝廷分庭抗礼的问题,它适合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传统社会。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强调指出封建制的形成是由于“势”,不是出于圣人之意。文章以周、秦、汉、唐四代史实作为依据,论证封建制的弊端:裂土分国,常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继世而理”,贤、不肖往往倒置;士大夫世食禄邑,堵塞贤者发挥才能的机会,远不如郡县制优越。他认为,秦失在于政,不在于制。实行郡县制的优越性,无可否认,但问题是达致美好愿景总需要一些条件、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理想是丰满的,而现实是骨感的。一则寓言会给人以启示:一位哲学家批判船夫不懂哲学相当于失去生命的一半。而当一个巨浪打来,哲学家掉进河里大喊救命后,船夫反过来批评哲学家:你不会游泳,就相当于失去生命的全部。
丞相王绾在始皇二十六年的第二次朝廷会议上,向始皇提出了“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母以填(镇)之,请立诸子”的建议,因为李斯的反驳,秦始皇的否决,而没有实行。历来有人据此说王绾反对郡县制,赞成分封制,这是错误的。就大方向而言,李斯和始皇所言不谬,与王绾的观点也是一致的。但是有了正确的方向,还需要审时度势,制定正确的策略和方法,否则,欲速则不达。王绾并没有反对在条件和时机已经成熟的秦本土等地实行郡县制,只是担忧燕、齐、荆地远,“黔首未集附”,旧贵族残余势力伺机作乱复辟,这是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需要暂行分封制,置王以增强国家对这些地区的控制力。
秦虽并天下,但天下并不是铁板一块,还有许多明隙暗纹,不及时加以弥补、焊接,很可能还会四分五裂,而李斯不察或根本不在意这些,只管开天窗、唱高调,蹈虚空、行急政,一刀切地推行郡县制,成为秦朝速亡的重要因素。急政,左也,超越现实,不接地气,非坏事不可。王绾的建议,务实而稳妥,表现出他有丰富的政治经验和远见卓识。
史书记载,项梁、项羽、张良、魏咎、张耳、陈余等,就在燕、齐、楚这些地区隐姓埋名,阴结党徒,并与游士广通声气,伺机而动,以恢复昔日的割据局面。陈胜、吴广大泽乡揭竿而起时,这些地方的旧贵族残余势力闻风而动,如项梁、项羽、景驹乘机起于楚,田儋、田荣、田假起于齐,韩广等燕国旧贵人、豪杰起于燕,各种反秦势力迅速合流,并不断扩大,终致起义烽火呈燎原之势不可遏止。其重要的原因是,秦始皇没有采纳王绾在这些地方置王的建议,导致这些地方各级政权组织缺少忠心和权威,武备松弛,社会控制力比较弱,而朝廷和强悍的禁卫军远在咸阳及其附近,且禁卫军不可轻易调动远征,主要军事力量又集中部署在上郡以北、五岭以南的边疆地区,鞭长莫及。正所谓:“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然秦始皇没有采纳王绾的建议,但他与王绾有相似的忧虑。因此,秦始皇“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又“徒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且多次巡行四方,宣扬威德,教化天下。不过,这都不如“置王”有力有效。
班固说:“秦姗笑三代,荡灭古法,且自号皇帝,而子弟为匹夫,内亡骨肉本根之辅,外亡尺土藩翼之卫。”王绾的建议虽然没有被秦始皇采纳,但却在西汉初年,为刘邦付诸实施了。刘邦吸取秦二世而亡的教训,以郡县为主体,郡国并行,在国家初创的脆弱稳定期,巩固了统治地位,开创了几百年的王朝基业。
2、贾谊的政论文代表作,昨天学习强国四人赛猛增194题
昨天学习强国四人赛猛增194题?102.群雄混战和三国形成阶段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争中的最后一次大战是____,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昨天学习强国四人赛猛增194题?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昨天学习强国四人赛猛增194题
102.群雄混战和三国形成阶段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争中的最后一次大战是____。
A.赤壁之战
B.官渡之战
C.夷陵之战
正确答案:C.夷陵之战
103.咸宁五年(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举大军攻灭____,统一了全国,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
A.蜀国
B.魏国
C.吴国
正确答案:C.吴国
104.“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描述的是唐代文学家____的潮州之贬。
A.韩愈
B.孟郊
正确答案:A.韩愈
105.唐代出现了____这一新的文体,它最初是一种讲唱佛经故事以宣传佛教的通俗文学形式,后来则多讲唱历史故事、现实事件或民间传说。
变文
俗讲
正确答案:变文
106.唐代诗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中的“乐天”是指____。
A.诗人白居易的字
B.地名
C.年号
D.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正确答案:A.诗人白居易的字
107.“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杜甫对唐代诗人____的评价。
A.李白
B.王维
C.王勃
D.韩愈
正确答案:A.李白
108.“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一千古传诵的名句出自唐代诗人____的《代悲白头翁》。
A.刘希夷
B.王维
C.张若虚
正确答案:A.刘希夷
109.补全唐代诗人李白《渡荆门送别》诗句:仍怜故乡____,万里送行舟。
A.水
B.友
正确答案:A.水
110.寓言故事“叶公好龙”出自汉代刘向的____。
A.《新序》
B.《说苑》
正确答案:A.《新序》
111.晚唐诗坛上,皮日休、____二人并称“皮陆”。
陆龟蒙
陆畅
正确答案:陆龟蒙
112.唐代诗人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hóng)、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wéi)、夏侯审,被称为“____”。
A.大历十才子
B.闽中十才子
正确答案:A.大历十才子
113.中国文学史上所指的近体诗是指____代形成的与古体相对而言的格律诗体。
A.唐
B.元
C.明
D.清
正确答案:A.唐
114.导弹发射塔为发射大型导弹建造的专用塔架及设施,不可以用来发射运载火箭等。____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错误
115.五言律诗的定型,是由唐代诗人宋之问和____最后完成的。
A.张若虚
B.沈佺(quán)期
正确答案:B.沈佺(quán)期
116.榴弹在空气中爆炸时,爆轰产物猛烈膨胀,压缩周围的空气,产生空气冲击波。空气冲击波在传播过程中将逐渐____,最后变成声波。
A.衰减
B.增强
正确答案:A.衰减
117.三国时期,为了适应褒斜道等山地运输需要,节省人力畜力,____改革运车,制成木牛和流马。
A.马钧
B.诸葛亮
正确答案:B.诸葛亮
118.郭沫若创作的话剧《蔡文姬》取材于真实历史人物。蔡文姬,东汉末诗人,本名琰。____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正确
119.曾自诩为“五言长城”的唐代诗人是____。
A.韦应物
B.刘克庄
C.刘长卿
正确答案:C.刘长卿
120.补全唐代诗人李白《古朗月行》诗句:又疑瑶台镜,____在青云端。
A.飞
B.挂
正确答案:A.飞
121.
122.唐代传奇创作的兴盛期是在____。
A.中唐
B.晚唐
正确答案:A.中唐
123.下列诗人中,____的诗有“诗史”之称。
A.杜甫
B.王维
C.白居易
正确答案:A.杜甫
124.代表了汉代五言诗的最高成就,被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钟嵘《诗品》评价为“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的是____。
A.《古诗十九首》
B.汉乐府
正确答案:A.《古诗十九首》
125.“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这一关于诗的定义是____提出的。
A.白居易
B.刘勰
正确答案:A.白居易
126.唐代传奇小说兴起期的第一篇作品是____。
A.《绿珠传》
B.《古镜记》
C.《聂隐娘传》
正确答案:B.《古镜记》
127.补全唐代诗人李白《早发白帝城》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____过万重山。
A.已
B.驶
正确答案:A.已
128.
129.
130.唐代诗人白居易自编诗文集《白氏长庆集》,将诗作分为讽喻、闲适、感伤和杂律四大类。其中,《长恨歌》属于____。
A.感伤诗
B.闲适诗
讽喻诗
杂律诗
正确答案:A.感伤诗
131.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一联名动京师,却又终身不仕的盛唐诗人是____。
A.孟浩然
B.李白
C.王维
D.杜甫
正确答案:A.孟浩然
132.儒、释、道三家中,唐代诗人杜甫受____思想影响最大。
A.儒家
B.道教
正确答案:A.儒家
133.“三吏三别”标志着杜甫现实主义诗歌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峰。“三吏”中,不包括____。
A.《潼关吏》
B.《石壕吏》
C.《新安吏》
D.《贼退示官吏》
正确答案:D.《贼退示官吏》
134.
135.薛道衡和杨素是____代前期的代表作家。
A.隋
B.唐
正确答案:A.隋
136.从题材上而言,汉代五言古诗《上山采蘼芜》是一首____。
A.婚恋诗
B.山水诗
C.农事诗
正确答案:A.婚恋诗
137.西汉时期著作《淮南子》保存了不少古代神话传说和史料。书名中的“淮南”最可能是指____。
A.编著者为汉淮南王刘安与门客
B.书中所记神话传说多发生在淮南地区
正确答案:A.编著者为汉淮南王刘安与门客
138.花间词派“鼻祖”是____。
A.温庭筠
B.韦庄
正确答案:A.温庭筠
139.
140.初唐类书《艺文类聚》的编辑方法是“文居于前,事列于后”。____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错误
141.下列作品中,____是西汉文学家贾谊的政论文代表作。
A.《过秦论》
B.《吊屈原赋》
正确答案:A.《过秦论》
142.“长吉体”是唐代诗人____所开创的诗体。
A.李贺
B.韩愈
C.白居易
正确答案:A.李贺
143.《史记》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130篇。其中,主要记载历代帝王世系及军国大事的体裁是____。
A.本纪
B.列传
C.世家
D.表
正确答案:A.本纪
144.在唐朝贞观诗坛的后期,介于贞观、龙朔之间,出现了一位重要诗人____,形成一种诗风“上官体”。
A.上官仪
B.上官婉儿
正确答案:A.上官仪
145.补全唐代诗人李白《望庐山瀑布》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____落九天。
A.银河
B.银蛇
正确答案:A.银河
146.唐代文学的繁荣,表现在诗、文以及小说、词的全面发展上。其中,最高成就是____。
A.诗
B.散文
正确答案:A.诗
147.
148.
149.单选题]舰船航海指向仪器____,是利用自由支承的磁针在地球磁场作用下指向磁北的特性而制成的。
A.磁罗经
B.电罗经
正确答案:A.磁罗经
150.水下枪械通常在大于30米深的浅水范围内使用。____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错误
151.元白诗派是以唐代诗人____、白居易等人为代表的诗歌流派。
A.元稹
B.元结
正确答案:A.元稹
152.导弹发射筒是发射导弹的筒形专用装置。对于有些导弹,发射筒还可以赋予初始转速。____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正确
153.补全唐代诗人李白《望天门山》诗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____边来。
A.日
B.天
正确答案:A.日
154.儒、释、道三家中,唐代诗人王维受____思想影响最大。
A.佛教
B.道教
正确答案:A.佛教
155.石器时代、人类在氏族战争中只能使用极简单的生产劳动中使用的原始工具,到原始社会的晚期才形成不同于农业生产工具的兵器。____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正确
156.定向能武器是指以很____发散角发射的高能射束直接摧毀、破坏和杀伤装备、设施及人员的武器。
A.大
B.小
正确答案:B.小
157.通信声呐是指利用声波进行水下通信的声呐,可进行敌我识别和协作测距。____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正确
158.泰始八年 (公元272年),晋武帝密谋伐吴,命令益州刺史____在辖地修治战船器仗,训练水师。后来的灭吴战争,这支水师沿江东下,一路势如破竹,直取吴国京师建康(今江苏南京)。
A.王濬
B.祖狄
正确答案:A.王濬
159.所谓火箭增程,是在弹丸底部加装一个火箭发动机,该火箭发动机在弹丸飞出炮口____点燃,从而在弹道上产生推力,增加射程。这种弹药称为火箭增程弹。
A.前
B.后
正确答案:B.后
160.地雷和水雷属于____。
A.投掷式弹药
B.布设式弹药
正确答案:B.布设式弹药
161.按发射时填装方式区分,从炮尾装入炮膛,关闭炮闩后发射的炮弹是____。
A.前膛炮弹
B.后膛炮弹
正确答案:B.后膛炮弹
162.景元四年(公元263年),魏军直逼成都,取得不战屈敌、灭亡____的重大胜利,结束了三国鼎立格局。
A.蜀国
B.吴国
正确答案:A.蜀国
163.匕首枪既可用作匕首刺杀,又可开枪射击。____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正确
164.火炮在发射前必须进行瞄准。在水平面上进行的瞄准称为____。
A.高低瞄准
B.方向瞄准
正确答案:B.方向瞄准
165.新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个班用枪族是____枪族。
A.81式7.62mm
B.87式5.8mm
正确答案:A.81式7.62mm
166.从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东汉帝国分裂到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前夕,群雄初起,兼并战争激烈,最后由____统一了北方。
A.曹操
B.刘备
C.孙权
正确答案:A.曹操
167.我国1999年装备部队的主战坦克,战斗全重50吨,乘员3人。主要武器为1门125毫米滑膛炮,采用____装弹机。
A.自动
B.手动
正确答案:A.自动
168.爆破榴弹的特点是炸药量多,且炸药的猛度大。为了多装炸药,一般总是采用____弹壁。
A.薄
B.厚
正确答案:A.薄
169.引信主要由发火控制系统、 安全系统、爆炸序列、能源装置等组成。其中,____是引信最重要的功能系统,它保证引信在遇到不同的目标,在不同的弹目交会条件下,在适当的位置起爆弹药。
A.能源装置
B.安全系统
C.爆炸序列
D.发火控制系统
正确答案:D.发火控制系统
170.1883年,美国人马克沁发明了利用____推动的枪炮,开创了枪炮自动装填的先河。此后,各种结构的机枪、自动步枪、冲锋枪以及各种口径和轮式结构的火炮便相继问世。
A.压缩气体
B.火药燃气
正确答案:B.火药燃气
171.始创于三国时期的____,是划分辖区、指定主将统一领导辖区军事的制度,是三国军事领导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A.刺史制
B.都督制
正确答案:B.都督制
172.曹魏嘉平元年(公元249年)正月,世家大族出身的____发动“高平陵事件”,一举控制了曹魏政权。
A.司马懿
B.司马昭
正确答案:A.司马懿
173.泰始元年(公元265年),曹奂禅让帝位于司马炎,曹魏灭亡。司马炎称帝后,改国号为晋,以____为都城,史称西晋,司马炎是为晋武帝。
A.西安
B.洛阳
正确答案:B.洛阳
174.按照弹道特性,火炮分为平射炮和曲射炮。一般弹道平直延伸、射程远、威力大者称为____。
A.曲射炮
B.平射炮
正确答案:B.平射炮
175.冲锋枪,指单兵双手握持能连发射击手枪弹的速射枪械。____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正确
176.步枪是一种单兵使用的长身管____武器。它是步兵的基本装备,主要以火力杀伤暴露的有生目标,有的还可用刺刀、枪托进行格斗。
A.肩射式
B.腰射式
正确答案:A.肩射式
177.导弹在火箭发动机推力和制导系统作用下,从发射点到火箭发动机关机时的飞行轨迹,被称为飞行弹道____。
A.主动段
B.被动段
正确答案:A.主动段
178.当榴弹爆炸时,弹体将形成许多具有一定动能的破片,这些破片的大小和形状是可控的,称为可控破片。____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正确
179.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孙策在临终时,给其弟孙权佩上印绶,指出“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____,我不如卿”。
A.东北
B.江东
正确答案:B.江东
180.转轮手枪是典型的单管多膛转动式枪械。____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正确
181.17世纪中叶,法国发明的____,发射速度可达到2发/min。到18世纪,经过改进的手枪相继出现。
A.火绳枪
B.燧发枪
正确答案:B.燧发枪
182.三国时期,为了兴复汉室,蜀将诸葛亮率军五次北伐____,显示了小国弱民威武自强的决心。
A.吴国
B.魏国
正确答案:B.魏国
183.杀伤榴弹主要依靠弹丸爆炸后形成的破片,杀伤暴露的和轻型掩体内的有生力量等。____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正确
184.20世纪80年代,我国研制了第一代____枪械,第一种无托步枪5.8mm的枪族诞生。
A.大口径
B.小口径
确答正案:B.小口径
185.我国将口径(枪、炮或发射管内膛的直径)等于和大于20mm的射击武器称为____。
A.火炮
B.枪械
正确答案:A.火炮
186.1995年式班用机枪是我国于1995年设计定型的____班用枪族中的轻机枪,1997年装备驻港部队。
A.9毫米
B.5.8毫米
正确答案:B.5.8毫米
187.公元808年前后,中国炼丹家发明了____。到中国唐代末期,随着化学技术的进步,化学能的利用技术得到提高,开始将它用于制造兵器。
A.火药
B.冶炼术
正确答案:A.火药
188.补全唐代诗人李白《赠汪伦》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____汪伦送我情。
A.不及
B.胜似
正确答案:A.不及
189.火箭炮是一种发射无控火箭弹的装置。从其作用原理上来看,它____身管火炮的范畴。
A.属于
B.不属于
正确答案:B.不属于
190.我国1977年设计定型、1981年生产定型的7.62毫米小型自动手枪,配备于军队、警察及其他特业人员,能单手装填和射击。____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正确
191.尾翼稳定式炮弹的弹丸不旋转或低速旋转,依靠弹丸尾部的尾翼来保持飞行稳定。____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正确
192.“文章四友”之一的杜审言,是盛唐时大诗人杜甫的____。
A.祖父
B.外祖父
正确答案:A.祖父
193.“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是东汉文学家、史学家班固对____的评价。
A.《国风》
B.《古诗十九首》
C.汉乐府
D.汉大赋
正确答案:C.汉乐府
194.被明代文人胡应麟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的是____。
A.崔颢的《黄鹤楼》
B.杜甫的 《登高》
C.李商隐的《锦瑟》
正确答案:B.杜甫的 《登高》
这就是关于《贾谊的政论文代表作,昨天学习强国四人赛猛增194题(历史上关于秦始皇的著名政论文不可轻信)》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