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生活 投稿
关于【肉松造假有棉花】,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肉松造假有棉花:肉松是棉花做的?永康一大叔因散布谣言被拘留
- 2、肉松造假有棉花,假肉松真棉花
1、肉松造假有棉花:肉松是棉花做的?永康一大叔因散布谣言被拘留
都市快报
2017-05-23 19:40
作者:记者 徐贤康 编辑 程潇龙
前两天,一个“肉松是棉花做的"视频,在金华人的朋友圈疯转,视频中一名大叔,先自报姓名,他说要让大家知道肉松里面的成分到底是什么。
一名大叔发视频:肉松是棉花做的
视频中,这名大叔做了一个实验,把几个“鑫趣"牌肉松汉堡里的肉松撕下来,放到水中清洗,肉松褪去颜色后,这名大叔得出实验结果——这些肉松都是棉花做的。
这个视频被永康市民以及金华等地市民大量转发,“肉松是棉花做的"一度引起大家的恐慌。
视频传开后,金华市市场监管部门立即对“鑫趣"牌肉松汉堡中的肉松进行蛋白质检测,并且把医用脱脂棉进行比对检测。
5月22日,永康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出具了检测报告,证明“鑫趣"牌肉松汉堡中的肉松并不是棉花。
金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介绍,肉松的本质是肌肉纤维,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而棉花的本质是植物纤维,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是一种不可溶的纤维。
两者看上去似乎有点像,但区别很简单,放入嘴里,肉松很快会融化,而棉花放入嘴里别说融化,就是使劲儿嚼都嚼不烂。
发布谣言的永康大叔被拘留
除了市场监管部门关注,公安部门也很重视。
根据视频中的线索,永康经济开发区派出所民警,很快找到视频中的大叔,他姓林,确实是永康人。
被告知视频中的内容其实是谣言,林师傅傻眼了。
他告诉民警,其实平时他就是肉松爱好者,很喜欢肉松的口感,他也是听别人说“肉松是棉花做的",所以很气愤,就亲手拍了那个视频,想把“真相"告诉更多的人。
虽然林师傅也感觉有些委屈,但他的“肉松是棉花做的"视频已经造成虚假信息传播扩散,引起民众恐慌,严重扰乱公共秩序,影响社会稳定。
目前,林师傅因散布谣言,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被永康公安依法行政拘留7天。
金华797家单位生产的肉松相关产品被送检
“鑫趣"牌肉松汉堡没有问题,那其他的肉松产品有没有问题?
金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市场上在售的肉松饼、面包等制品进行了抽检和排查。
据工作人员介绍,已经检查超市、市场、蛋糕店、面包房等相关生产经营单位797家,抽取了107批次进行送检,通过现场对索票索证、进货台账、肉松原料等的全面检查,未发现问题。
那些抽检的肉松产品,已经全部送往食药检院。
今天下午,检测结果出来了,所有批次的肉松产品都没有检测出棉花成分。
2、肉松造假有棉花,假肉松真棉花
视频中肉松洗过之后变得浑浊泛黄,里面的“棉花”也开始掉色,所以是用了上色的“棉花”替代肉松?
我们先看看国标中肉松可允许添加的成分:
根据2009年6月发布的GB/T 23968-2009肉松国标显示,肉松在制作过程中允许加入的辅料包括:食用盐、白砂糖、酱油、味精、植物油、符合国家规定和行业标准的其他辅料及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用量的食品添加剂。
且不说其他辅料、食品添加剂有哪些,单看酱油,就是一个“有点颜色”的主,毕竟有生抽老抽,还没有“无色抽”吧。在普通发酵的过程中,酱油中的色素成分主要有:
1、氨基糖,酱油原料中的淀粉经曲霉淀粉酶水解为葡萄糖后,在发酵时葡萄糖可生成氨基糖,呈棕红色。
2、黑色素:一般是由大豆蛋白质中的酪氨酸经氧化生成的。
3、焦糖,是葡萄糖在高温下 脱水生成的,它是一种无定形的胶体物质,溶于水呈棕红色。酱油中这三种色素的前体物质都是来自原料中的大豆和淀粉,所以也算是无毒无害。你要还说有颜色就不好,下次吃焦糖布丁记得洗洗焦糖色。
另外,国标还对肉松颜色也制定了标准
至于洗下来的颜色,真的不能说明什么,如果洗不出来颜色,只能说明没加酱油。
洗出棉絮?黑心经营?那么问题来了,絮状物究竟是什么鬼?和棉花是一家的不?
让我们重回国标。
国标中对于肉松的定义是:以畜禽瘦肉为主要原料,经修整、切块、煮制、撇油、调味、收汤、炒松、搓松制成的肌肉纤维蓬松成絮状的熟肉制品。
什么纤维?肌肉纤维;什么状态?絮状。
肌肉纤维里是含有蛋白质的,如果拿肉松的絮状物干燥后灼烧,一定有烧焦毛发的味道。棉花灼烧则完全不可能有这样的味道。平常知道能这样识别羊毛和纯棉,没想到也能用来识别肉松吧,哈哈哈。
(内个,别告诉我你觉得肉松里掺了羊毛)
国标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您要还不满意,要不上交国家?
至于棉花,则是一种植物纤维,而且还不可溶。最主要的是,你压根就嚼不烂。有人会说有的肉松也有嚼不烂的丝状物呢。来回忆一下,有没有吃过嚼不烂的牛肉干(没有吃过牛肉干的禁言)。这主要是因为制作过程中有脱水处理,水分去除太多了而已。至于絮状肉丝……谁的食肉人生没被肉丝塞过牙?
真肉松?假肉松?其实争议主要在于肉粉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3968-2009将肉松分为两种,一种为肉松,一种为油酥肉松。
肉松定义上面已经提到,油酥肉松是指以畜禽瘦肉为主要原料,经修正、切块、煮纸、撇油、压松、调味、收汤、炒松再加入植物油脂炒制成颗粒状或短纤维状的熟肉制品。所以吃惯了油酥肉松的人可能习惯了短纤维的口感,殊不知絮状肉松也是真爱。
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行业标准SB/T 10281-2007则将肉松分为三种,肉松、油酥肉松和肉粉松。
纳尼?肉粉松?假肉松?
肉粉松的定义是用禽、畜瘦肉为主要原料,经煮制、切丁、撇油、压松、配料、收汤、炒松再加入食用油脂和适量豆粉炒制的絮状或颗粒状的肉制品。
真正意义上的肉松其实没有真假之分,所以这个所谓的“假肉松”,也就比油酥肉松多加了点豆粉而已。淡定淡定。
不过,“禽、畜肉为主要原料”这条,下游生产厂商能不能做到,昧叔就不能保证了。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可以吃啊!无毒无害啊!(就是肉少点)
其实严格来说,商家原料,用的究竟是“肉松”,还是“肉粉松”,其实应该注明。不过有的商家打着“肉粉松”的擦边球,挂着“肉松”的旗号罢了。
那么回归主题,如果商家真的想节约成本,大可把“肉松”换成“肉粉松”
同样是一斤,这肉粉松可是比棉花要便宜的多,多拍还有减免。商家何必用棉花这种,又不安全、又容易识别、又不是食物、又不符合国家标准的东西,关键是,这假货比真货还赔本儿,他四不四洒?
综上,肉松里面加棉花纯属谣言。至于视频中备受困扰的大叔大妈,大约是吃多了油酥肉松,突然来了点“絮状”肉松就瞎琢磨了。所谓,吃了这么多种“肉松”,开始过不好“吃货人生”。
肉松里面有絮状物,只能说明它真的有肉。您要有心“打假”,要不去调查一下哪里的老婆饼里有老婆?哪里的棉花糖里有棉花?哪里的狮子头里有狮子?哪里的佛跳墙里有佛?哪里的鸳鸯锅里有鸳鸯……哈哈哈不闹了,昧叔吃肉松去了。
(编辑:魏冠宇)
本文关键词:肉松假冒,肉松造假有棉花做的吗,网上说的肉松是用棉花做的是真的吗?,肉松变棉花真假,假肉松是棉花做的。这就是关于《肉松造假有棉花,永康一大叔因散布谣言被拘留》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 上一篇: 福建永安百强县,全国百强!三明多地上榜
- 下一篇: 澶渊之战历史背景,澶渊之盟这个历史大事件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