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游戏 手游攻略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庚日怎么计算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庚日怎么计算以及庚日怎么算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庚日怎么算
庚日计算公式
庚日计算公式:用干支来纪日时,有天干第七位“庚”字的日子。
“三庚”就是遇上3个“庚”字,到第三个日为初伏。由于天干是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庚日,如庚子日、庚寅日、庚辰日等,一年365天(闰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数倍,今年某一天庚日,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
天干的数字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数字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庚日是怎么计算
庚日是用来记载时间的名词,一庚日是十天。
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合并记载时间,天干的数字有10个,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庚日。
“三庚”就是从夏至起遇上3个“庚”字,到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第一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第一天。
初伏,末伏各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有5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
按照我国古代历法现定:初伏的第一日为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中伏的第一日为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末伏的第一日为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

日历庚日怎么计算
庚日是用来记载时间的名词,一庚日是十天。
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合并记载时间,天干的数字有10个,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庚日。
“三庚”就是从夏至起遇上3个“庚”字,到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第一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第一天。
初伏,末伏各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有5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
按照我国古代历法现定:初伏的第一日为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中伏的第一日为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末伏的第一日为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
庚日怎么计算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庚日怎么算、庚日怎么计算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 最近发表